1944年6月6日,盟军组建以来最大的登陆舰队运载了超过150万人的部队,抢滩诺曼底海岸。随先期物资一同运抵诺曼底海滩的还有成箱的图书。这些图书抵达各销售点后马上被抢购一空。在《作为武器的图书》的作者约翰·B·亨奇看来,这些运抵诺曼底海滩的图书是最具有戏剧性的、富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插曲。在罗斯福总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图书是武器”的这一号召下,美国政府与美国的出版人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合作,制订并实施了将极大地影响战后美国的国际关系的图书计划。
在8日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商务印书馆推出“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的最新力作《作为武器的图书——二战时期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宣传、出版与较量》。本书是关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冷战结束,世界各主要文化强国的图书出版业如何兴衰沉浮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著。
作为访谈嘉宾,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讲到看过一篇关于美国“霸权”的研究报告。报告讲到,从1913年到1945年,美国从一个影响力仅局限于西半球和东亚的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起来成为超级大国。这其中奥秘何在?重要一点就是美国霸权的形成与同时期对外文化输出有关。
“我注意到它输出的是威尔逊的自由主义和国际观念,与工业文化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大众文化,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等等。所以他的对外文化输出首先主要是包括它的图书和出版的输出。”他指出,《作为武器的图书》对出版人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如何更加坚定以理论自觉和科学的学术精神来体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一提到坚持核心价值观,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们看看美国人,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我们就是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关键在于要把教条主义和蹩脚的表现手法更换成有文化含量、思想含量、理论含量的东西。”
《作为武器的图书》作者认为,即使进入了电子媒体时代的21世纪,图书仍然应该成为思想战争的武器,尤其是对于那些处在发展阶段的危机重重的国家中的舆论制造者而言,美国图书的译本无疑将帮助他们获得有关美国民主传统的思想。在21世纪初复杂而紧张的世界中,为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图书的出口,采取类似于二战时的政府与出版业合作的模式可能仍然是有效的。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以“全球视野,国家战略,产业指南,公民读本”为出版宗旨,第一批已规划和列选图书有50种,涉及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等,涵盖的领域包括戏剧、艺术、电影、电视剧和新闻出版等主要文化领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再一次引领新的文化时代,再一次“激动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