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著名作家、评论家张柠走进RENDEZ-VOUS书店,为读者带来新书《江东梦》及其“青春三部曲”的创作分享,并与现象级自媒体人、作家六神磊磊对谈,围绕“在时代漩涡中破解青春之谜”主题展开深入的文学和社会文化探讨。本场活动由《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主持。
活动现场
张柠的“青春三部曲”包括《江东梦》《春山谣》《三城记》三部长篇小说,此次出版的《江东梦》是其收官之作。三部小说分别书写了“30后”抗战青年、“50后”乡野青年、“80后”都市青年的青春故事。三段不同的历史,三个社会的挑战和难题,催生了三种不同精神面貌的时代青年,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抉择。三部小说连缀起来,展示的是近百年的中国青年生活史,也是一部成长简史。
活动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代表出版方致辞,表达了出版社对张柠作品的看重。她表示,三部曲书写了“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如何寻找自己的一条路,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作者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呈现各代人生存的不同境况,是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
孔令燕
青春主题就是文学的永恒性与时代性
谈及三部曲的创作思路,张柠认为,“文学表现一个时代首先应该表现年轻人,年轻人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精神样貌。”同时,年轻人是最富于变化的,张柠指出,“文学一定是关注那个变化的东西。同时在变化之中,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在寻找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应对方式,他要应对这个时代的变化,这应对、冒险、探索的过程本身,又有不变的内容。”这就是文学的两个重要要素,永恒性与时代性。所以青年人是文学永恒的主角,青春主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属于每一代人自己的书写、自己的问题,常写常新。
张柠笔下三代青年人的形象有共同的地方,就是理想主义,“不断奔着他自己所想象的世界理应如此、人理应如此、爱情理应如此的那个方向去,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纠错。”他们是勇敢的、有担当的、善良的理想主义者,但也往往是精神脆弱的、敏感的、最容易出问题的,他们承受不了时代的重负,就会呈现出性格的扭曲和变化,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
对于这些可爱又可叹的人物,六神磊磊动情地说:“我读小说的时候真的希望他们的爱都能够圆满地收场,希望他们的困惑都能得到解答,人生都能走到一个光明的去处,我希望他们为那个时代做的很多事情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我希望他们做的很多好事都能被人了解,我希望他们的选择最后都能不被后悔、不被辜负,我真心希望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有好的结局,这是我特别强烈的阅读感受。”
张柠
阅读未曾经历的时代,放大了我们感受世界的深度
作为“80后”,六神磊磊特别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像“青春三部曲”这样三代人的故事,为什么要读文学?在他看来,“回顾历史其实是为了当下。我们一个现代人,如果真的只能体会一种人生、一个思路,我觉得是很狭隘的,因为当下的东西往往有局限性和欺骗性,当下的观念、当下的认知,放在五十年、一百年里看它就未必如此。所以文学让我们宽博,如果没有文学,我们对好多事情太笃定了,简单地去判定黑白是非,这是很糟糕的。”在张柠的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沉浸在复杂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之中,每个人物都在做艰难的选择,而读小说的过程,其实也是读者在和里面更加复杂的人一起去感受经历和选择。
张柠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文学不一定能为你增加什么,但是它激活你的经验。”每个人的青年时期都有许多美好、天真、充满诗意的东西,但随着年龄增长,进入时代社会,这些经验不得不被压抑下去,逐渐丧失了,或者僵死了。当我们用文学去重新讲述青春的时候,它会唤醒我们,文学有这样的功能。
六神磊磊说,“读了《江东梦》之后,我发现我自己的悲喜没有书里写的这代人那么大,作为‘80后’,我好像没有过那么痛苦和无助的时刻。所以我也觉得《江东梦》放大了我感受世界的深度,我的悲喜如此平凡,但是在我之前的几十年有一个时代,他们的痛如此地痛彻心扉,他们的感情如此深刻,我没有经历过,我感谢遇到了《江东梦》这本书。”
六神磊磊
百万字史料打磨细节,古典传奇兼有民间百态
在“青春三部曲”中,张柠讲述三代人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笔调:《三城记》写新一代理性的人,小说的笔调便机智而富有现代性,带上一些荒诞和思辨色彩;《春山谣》写乡野中接地气的一代人,于是采用了扎实的现实主义笔法去描摹细节;到了最新推出的《江东梦》,张柠尝试用传奇的写法去追寻历史。在这里,作者的叙述始终是贴着“人”走的。
具体到《江东梦》,六神磊磊说,“它就像是颜色丰富的蜡笔画,你能看到每一笔涂抹的质感。”这种质感,来自两种对小说家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第一是真诚。《江东梦》的一部分故事缘起于张柠父母那辈人的亲身经历,他为此搜寻到了母亲早年间的日记片段,并且阅读了几百万字的史料,竭尽全力去靠近讲述中的那代人。活动现场,张柠回顾了《江东梦》创作过程中的艰难,每一个细节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查,做到细节扎实,营造一种真实感、亲近感。他还透露,小说中有一条历史路线怎么查都查不到一手史料,张柠为此想尽办法,最终,“感谢钱锺书先生,《围城》里走的就是这条路线,这条路线为什么可以用?因为钱先生自己走过,他去蓝田师范学院当老师走的就是这条路,他不会错。”
第二个重要的东西是素养。在张柠的小说里,能感受到他的文学与文化素养之深。这包括现代知识分子传统,也包括民间传统,说书和歌谣,还包括古典传统,史的传统。提及小说中民间艺人的唱词,张柠表示,这样写“一是向中国传统古典小说致敬,二是它承载着呈现正面战场情形的功能,避免直写战争,同时推进小说情节。”小说中的一座德茂公寓“就像天线接收器,把所有时代的信息吸收进来,所以它才成为一个结构中心,整个小说的叙事围绕它,出去回来,再出去再回来。”这种小说结构的方式也非常有中国古典的意味。一位小说家有如此的功力和眼界已属难得,而张柠举重若轻,将它们融合为自身的创造,这就是无法被模仿的写作。
徐晨亮
整场活动气氛热烈,活动后,线上线下的读者踊跃提问,并围绕“青春三部曲”《江东梦》《春山谣》《三城记》,交流了自己对于文学与青春、文学创作、青年人与时代相处等问题的体会。
活动嘉宾与现场读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