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的“青春三部曲”,由《三城记》《春山谣》《江东梦》三部长篇小说组成,分别书写了“80后”都市青年、“50后”乡野青年、“30后”抗战青年的青春故事,由近及远向历史的更深处追溯。“青春三部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三段不同的历史,三个社会的挑战和难题,催生了三种不同精神面貌的时代青年,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抉择。三部小说连缀起来,展示的是近百年的中国青年生活史,也是一部成长简史。
近日,“青春三部曲”收官之作《江东梦》上市。小说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乱离之下一代人的热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江边的江东市里,一座德茂公寓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们的命运流转。民间艺人的说书与暗藏玄机的歌谣,勾勒出战争背景下世界的苍茫一片。战争打断了爱国商人董家平静的生活,也激发了人们顽强的生命意志。在乱离中身不由己却从未放弃追寻的三姐妹,整整一代人的传奇经历,铸就了民族史诗般的青春之歌。
青春书写的是“人之谜”
关于“青春三部曲”的整体构思,张柠表示,之所以选取每一代人的年轻时期作为书写对象和小说主题,不仅是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矛盾都集中在年轻人身上,所以他们是观察一个时代最典型的视角”,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人在年轻时期的行动最能代表他们自身。“年轻人被大历史抛进社会,总有人是敏感的、软弱的,因为敏感而格外不确定,所以年轻人是一个谜,我写的是人之谜。”
“诗比历史更永久,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信念。诗就是生命最本真、自由的状态。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诗性随着成长会越来越少?是因为我们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各种各样的大道理、大主题把它压抑了。”在张柠的“青春三部曲”中,每部都出现了精神脆弱的青年角色,比如《江东梦》中的蔡翰民,这都是张柠所珍视的人物,他认为,“这些年轻人往往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可能是失败的,但一定是可爱的。”
祖辈的生命之书
《江东梦》书写当下青年一代的祖辈的青春生活。正如著名评论家张莉所说:“张柠没有渲染战争的残酷,也没有刻意拔高人的意志。他只是去写,人是如何生存的,如何追寻爱。它就像我们的父母、祖父母,在身边低语着讲起一段往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江东梦》是一部生命之书。”
为了将生命的温度投射进虚构的小说,张柠下了很大功夫。《江东梦》有一部分故事缘起于张柠父母辈的亲身经历和回忆,他为此搜寻到母亲留下的日记片段,以此靠近和还原讲述中的那代人。这个创作的过程,对作为小说家的张柠来说,也是一个回归和理解的过程,是真诚的回溯,他才能投入真正的情感。此外,历史小说对细节真实的要求提升了创作的难度。张柠为此查阅了几百万字的一手史料,小到钱币面值、水路航线,大到战争局势,都要耗费大量精力去了解。这也是为了在小说中更准确地复现当时年轻人的感受,使小说既能禁得起时间检验,又能让当下读者获得切身、亲近的阅读感受。
三代人的问题之书
因《皮囊》《命运》等现象级作品而备受当下年轻读者喜爱的作家蔡崇达,在与张柠的对谈中,谈及《三城记》《春山谣》《江东梦》“青春三部曲”带给他的触动和思考。他进而延伸到当下“躺平”的话题,认为“真正想躺平的人是不会说自己在躺平的,说躺平其实是在‘呼救’”,而张柠在“青春三部曲”这三代人的成长小说里,书写的正是让三代人“躺不平”的问题:如何寻求出路?如何面对命运突变?如何理解忙碌生活的意义?张柠创作的问题意识很强,他对每一种人、每一种社会生活都有犀利、独特的洞察。我们看到小说中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就知道是什么塑造了当下的人,塑造了我们的祖辈、父辈、子辈还有我们自己。
另外,在艺术上,张柠的叙述都是贴着“人”走的:《三城记》写新一代理性的人,小说的笔调便机智而富有现代性,带上一些荒诞和思辨色彩;《春山谣》写乡野中接地气的一代人,于是采用了扎实的现实主义笔法去描摹细节,富有生活质感;到了最新推出的《江东梦》,张柠尝试用传奇的写法去追寻历史。正如著名作家苏童指出:“《江东梦》是一场春秋大梦。在叙述的重要节点上,作者安排说书人出场,民间戏曲的唱词、暗藏玄机的歌谣、预示命运的谶语,让确凿的现实带上了传奇和飘渺的色彩。这是张柠的艺术创造,由此也成就了整部小说亦真亦幻、曲径通幽的效果。”我们看到小说中每个时代问题是如何被讲述的,感受作者创作风格的变化,就会知道进入各种生活的路径是什么。
著名评论家潘凯雄评价“青春三部曲”:“展示出百年中国青年青春与成长的一幅长卷,留下了作为小说家的张柠腹中那厚实的文化素养与笔端那摇曳的变化多端。”
作家蔡崇达说:“其实每代人的青春中都有共同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生而为人要经历的人生命题是类似的,在张柠老师的作品里,你就会看到一代一代青年人如何和时代相处,或者相互撞击,折射出的故事能够陪伴我们,更好地以我们的青春跟现在这个时代、跟似乎还不为我们所知的那些可能性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