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书店里的国学课

“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讲座举行

20230529“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讲座现场1

“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讲座现场

5月27日,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第11讲“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在涵芬楼书店·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举行。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刘葵老师做主题讲座,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付家宁、胡景熙、黄颂涵、李丹洁、秦子人、王思齐等做了精彩的学习分享。百余位读者现场参加活动。

20230529“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讲座现场2

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刘葵和学生代表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由商务印书馆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小学(中职)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等单位支持。讲座活动通过当代名家、名师的讲授,帮助学生们扫除文言文阅读的障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现文言文魅力,亲近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建立文化自信。

《李后主词》新编导言

一个亡国之君而能受到当世及后世人们的宽待和同情,这太罕见了。故而原书绪言对李后主的性格和旷世的艺术才华做了较多介绍,兹不赘述。 

这本《李后主词》,按“三个时期”编辑,为的是便于读者了解他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面貌。第一期作品大多是欢愉生活的写照,显示富丽明快的心态,灵秀多情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二期大多表现别离况味或其他感伤情调,家愁国难日见深重,现实生活多有威压,作品中的情感也走向深沉,流露出彷徨无主的怅然凄清;第三期则抒写囚徒生活的哀痛,在苦乐悬殊的对比中,倾泻盘郁胸中的悲苦愁恨。从一期到三期,作者从男女欢情走向深沉的家国忧思,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深层审视与感悟。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论断非常精准。

一、读李后主词,要读出其“眼界”,懂得其“感慨”。

所谓“眼界”就是作品中所观照的世界。李后主词之所以取得杰出成就,这是根。例如《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时空一体的十二个字,是四十年家国毁于一旦的历史概括,也是三千里山河一朝变色的无比沉痛。南唐从烈祖李昪建国称帝(公元937年)到后主肉袒投降,次年(公元976年)被虏至宋都汴京,刚好历经四十年。当初是“凤阁龙楼连霄汉”,而曾几何时,社稷之忧,家国之恋,失守之悔,通通沦为臣虏之熬煎,仓皇辞庙之狼狈,离歌奏响之无奈,挥泪对宫娥之羞愤,千头万绪齐注心头,惟有在词中尽情倾诉。巨大的生活变迁,造就了他迥异常人的眼界;锐敏的诗心,让他无法忍辱含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词可以叫作诉诸形象的情感倾泻吧。以前的词家,并非没有沉痛,但何曾有过如此深创巨痛的表达?后主的杰出之作成就于变故之后,绝非偶然。又如《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写故国残梦。只有梦里才“不知身是客”,似乎得到片时欢愉。可即使这样的梦也做不成,耐不住“五更寒”啊!而除了残梦之外,“无限江山”全然与自己无关,一切全如流水落花,连残梦也怕是天人永隔了。有人说这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很有道理。江山万里,化作残宵一梦,这首词的感慨之“深”,确实前无古人。

我们若较全面地浏览他的三期作品便不难发现,早期的梦是“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菩萨蛮》),慵懒而朦胧。中期的梦是“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采桑子》)“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谢新恩》三),多表现离别、相思与无奈。晚期流连不去的“梦”,是“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乌夜啼》)“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转烛飘蓬一梦归”(《浣溪沙》),与“绝命词”里的残宵一梦亦颇为逼近。一般读者未必懂得亡国之痛,但时运不济、命途多艰者读之,容易引起共鸣。

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李后主这些词,正所谓泣血的文字,折射出生命之至哀,人间之大恸,前此词人是无此感慨的。

当然,“泣血”二字并不能囊括李后主词的全部内容。如《子夜歌》的“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写春日流连,《谢新恩》的“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写秋光难留,类似的佳句很多,也值得品鉴。

二、读李后主词,要领略其艺术感染力。

李后主是艺术表现的顶尖高手,善于用简淡笔墨,把传统“比兴”手法运用到极致,融情于景,所以他笔下的感慨极具感染力。例如《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开篇即道春花的凋零,但不是孤独的几朵,而是成片,是整体纷纷下落的凄楚。一个“谢了”是春天的谢幕,如大自然的一声浩叹,而更深沉的感慨便继之而来:太匆匆!这直接得不能再直接的归结,如沉重的鼓锤直击心灵。美好事物往往转瞬而逝,快乐时光又何尝不是这样?花的生命就这样无法挽留,短暂的盛放之后是长久的委顿和归于尘土,更何况还有“朝来寒重晚来风”的打击。这种短促与无常,正是人生之“长恨”,这里表现出的,几乎是有生之物共有的悲哀,这便是艺术表现的震撼力。又如《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和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远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与前面的各首不同。前面都是“三期”作品,是王国维先生所谓以血书者,而这首是“二期”作品,说不上什么深哀剧痛,但融情入景的表现方法同样成功。上片写落梅和雪、拂之不去,表现别愁无法排解;下片写归雁难凭、春草还生,表现离恨与日俱增。以形象鲜明的画幅,表达复杂曲折而又相当抽象的情感,这是个“教科书”式的典型例子。

简淡,就是简短几句,漫不经意,并不刻意修饰。善于用这样的话语道出人生种种况味,是后主词的高妙之处。写情爱,他说“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更漏子》);写相思,他说“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喜迁莺》);写失眠,他说“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写离愁,他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人生中那些言语难状的瞬间,能被李后主洗练贴切地一语道尽,跃然纸上,这是后主词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据说,著名音乐家傅聪在指导学生弹肖邦的钢琴曲时,曾分享自己的经验就是想着李后主的词。那流淌过血泪、表现人生至情的文字,千载下沟通了同样去国怀乡的肖邦与傅聪,这也许正是艺术的相通之处。

三、读李后主词,要诵读含咏。

李后主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风格不尽相同,那么有什么相同的东西吗?叶嘉莹在《灵溪词说》中说:“莫道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李煜之所以为李煜词,在基本上却原有一点不变的特色,此即为其敢于全心全意去倾注的一份纯真、深挚之感情。”李后主词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正是这份“真情”。纯情诚挚、率真敏锐,使李煜能用直感去体察,用最真切深挚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话。“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刘毓盘《词史》)他的词,不堆辞藻,不避俚俗,朴素自然,读来上口,又变化多姿。若不诵读含咏,很难体会。

如《玉楼春》那句“归时休照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你就这么轻轻地读:“待——踏——马蹄——”,耳畔有没有听到月夜下马蹄“哒哒”的清响?类似的例子很多。李煜的词,明白如话,但音律讲究,如果慢慢诵读、含咏咀嚼,便有很多妙味可寻。又如在李煜的词中多次出现最简单的“了”字。你看——“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可感到欣悦;“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则可听到沉重的太息;“砌下落梅和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可看到伫立者的无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则是直抒度日如年的伤怀。情感自然流露,词句便丰神各异。这类平易简净之笔很多,诵读时可自行搜求玩味。

再如,李煜多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抒情,也宜在诵读中体会。俞平伯在《读词偶得》中给我们做出很好的示范。他说,同样是用比喻来抒情,“于愁则喻春水,于恨则喻春草,颇似重复,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长句一气直下,‘更行更远还生’以短语一波三折,句法之变换,直与春水春草之姿态韵味融成一片,外体物情,内抒心象,岂独妙肖,谓之神可也。虽同一无尽,而千里长江,滔滔一往,绵绵芳草,寸接天涯,其所以无尽则不尽同也。”他的意思是说,通过诵读来体会其韵味,可以收到“外物”与“心象”浑然一体的感受。

总体来说,李后主的词,难见刻意雕琢,却拥有鲜活而长久的生命力。他的创作,伴随着自我生命的流转,跨越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将词的内容由富贵逸乐的宫廷生活,扩大至家国亡痛、人生长恨及生命易逝等多样题材。他“自写襟抱”的直抒手法,为后代豪壮派词人奠下基石。我国文学史尊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而赞李煜为词魂,“千古词帝”“词国冕旒”,绝非虚誉。

20230529“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讲座现场3

《李后主词》(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

“学生国学丛书新编”

20230529“珍视个体体验 打磨敏锐感知——从《李后主词》谈起”讲座现场4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