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历史》;陈元朋 著;商务印书馆 2016年8月
每种粥的发展变迁背后,均有可能蕴藏值得我们努力发掘的诸多历史信息。
甫一看到这个“清淡”的书名,居然有了阅读的冲动。倒不是对于粥如何热衷,而是当“粥”这个字与历史挂起钩来时,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比如每每看历史正剧,凡逢饥荒之年,施粥便成为从上至下,从官场至民间的慈善“标配”。
司空见惯之处,往往也是学问的富矿。作为“爱粥一族”的历史学家,陈元朋简单梳理了当前两岸三地诸多“名粥”做法。在互联网上,我们也可轻松查到多达数十种粥的做法,更有文章称各地民众常食之粥多达上百种,其原料除了我们常见的大米小米外,还有玉米、青菜、榨菜、瘦肉、黄豆、红豆、绿豆、红薯等五花八门的食材。虽然只是一碗碗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稀粥,但常因地域不同,甜咸荤素有别。
陈元朋虽然努力试图从历史故纸堆里掘出粥的由来,但他并不太认同黄帝创造了“粥”这一传说,反倒更倾向于粥来自于底层百姓生活。我们无法判断,粥的出现,是否源自有人对水与米偶尔配比失误的意外发现。由于缺乏可供参考资料,对于上古历史,陈元朋只是追寻中华主要食材沿革。直至秦汉时期,史料逐渐趋多,比如“居丧吃粥”的出现,而这种吃法只是借克制享乐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假如这是粥的真正源头,那么可以断定,粥在秦汉时期体现的并非“充饥”功能。当作为食物的粥被引申出其他外延,这似乎并不符合历史上一些新鲜事物的出现,首先体现于固有基本功能的这一逻辑规律。
当被发现可以暂时帮人度过饥饿之难时,粥便开始向“接济”的慈善意义嬗变。于是粥成了帝王和富裕阶层共同表达爱心的重要载体。这同时也表明,随着人口增长,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提到的“僧多粥少”效应逐渐显现,而天灾、瘟疫和战乱必定会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钱穆和全汉升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均表明,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与粮食紧缺问题作斗争。
粥如何从低端“吃众”走向高端,至而引申出今天一些人崇尚的保健意义,个中由来确实耐人寻味。在陈元朋看来,当像白居易这样的名人喜欢吃粥,并以诗和远方的方式大肆渲染后,粥逐渐褪去“贫民食品”色彩,开始以新潮奇物的面貌被中上层接纳,久而久之,尝粥成为中上层群体提升生活品位的象征。
相较于饮食本身的美味,饮食文化越是博大精深,往往越是折射历史底蕴的厚度与浓度。上下五千年,粥在发展沿革中数度转变,并演化出地域、民族等众多分支,尤其是实现了从底层向上层、从充饥向保健的诸多跨越。回首历史我们或可看出,一碗粥承载的并不是水和米的简单配比问题,其历史来龙去脉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清淡”,或者说,每种粥的发展变迁背后,均有可能蕴藏值得我们努力发掘的诸多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