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天“火速”上线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以语言服务战疫

p4_b

近日,为帮助湖北武汉、黄冈等地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地区纷纷派出援助医护团队。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北京语言大学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单位与商务印书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组成的“战疫语言服务团”,以帮助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问题、助力抗疫为目的,研制了涵盖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九地方言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

“战疫语言服务团”根据语料库统计和医用场景调研,用不到3天研制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包括微信版、网络版、融媒体口袋书、迷你视频版、抖音版、在线服务系统、即时翻译软件等多种形式。截至2月15日,《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微信版累计访问量已超2.2万人次,语音播放量超25万次。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融媒体书,分诊疗常用语句、诊疗常用词汇两部分,共156个词语、76个短句。每个对应语句、词汇都以普通话、方言和音频二维码分别标识,供医疗工作者和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语言生活派”十余年积累3天“抢”速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每年一本,十余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围绕它还逐渐形成了一支被称为“语言生活派”的学术队伍。“语言生活派”关注、引导、构建语言生活,开发、利用语言资源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疫情初起,在被称为“语言生活派”灵魂人物的语言学家李宇明倡议下,十余个单位迅速在相关单位指导下成立“战疫语言服务团”,确定从医患沟通中的方言障碍入手,以语言知识助力抗疫。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表示,因长期对该领域的关注和与“语言生活派”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务印书馆才能及时捕捉相关动态、快速反应,在该项目策划和融媒体书出版中发挥重要作用。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全媒体制作中心等部门第一时间调配力量,保障工作进度。疫情形势严峻,内容还要送到指导单位和相关专家审核,留给编排人员的时间非常紧张。据余桂林介绍,不到3天的编辑制作过程,团队全身心投入,采取高效的流水作业,加班加点熬夜赶工。从专家学者团队确定普通话母本到各地语言学家参照母本确定方言文字和录音,再到编辑团队反复打磨的过程中专家学者同步审核修改,全媒体排版中心同步排版、制作音频二维码,美编同步设计封面,承担微信版、网络版、视频版等的合作方同步推进……各环节既环环相扣,又联动推进。

基于方便手握查阅的实用性考量,团队将开本定为90mm×175mm的口袋书。封面设计则以寓意手牵手献爱心、搭起语言之桥的logo和能体现湖北特色的地标黄鹤楼为主元素,凸显以语言助力湖北战疫的初衷。余桂林透露,为进一步提升便捷性,团队还将根据各地需求,以抗疫主阵地武汉方言加一个地方方言的形式推出分册。据悉,目前已有黄冈分册、襄阳分册和荆州分册。

48小时共“战斗”助力融媒体书“有声有色”

2月10日晚,商务印书馆全媒体中心接到方言手册的制作通知。来自该中心的李瑞迪表示,因疫情只能在家办公的团队成员,迅速分工,专人分别负责排版、音频二维码制作。并建立包含了责编、美编及所有负责制作同事的微信群,在各部门领导的指示协调下,第一时间掌握进程,及时对文件进行更新和修改。2月11日一早,在提交了5种不同尺寸的样本之后,手册版式终于确定,发来的定稿文件也使团队意识到任务艰巨,于是又紧急调派增加1名成员协助音频重组等工作。各版本音频的音量不一致需统一,团队成员尝试多次终于找到合适的放大缩小倍率。音频的合并从无到有,负责成员反复测试后终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直到2月12日凌晨2点,音频文件全部合并完成,二维码全部制作成功。凌晨6点左右,李瑞迪完成全书257页初排后,又因轻便考虑进行版式调整、压缩页数并修改内容。团队成员不眠不休工作近48小时,《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离最终交付印刷终于达成90%。2月13日,在完善内容、美编修改多次确定封面后,在团队成员的奔波下,6本精致的样书终于及时制作完成。

免费赠送 服务抗疫 凸显出版人担当

据余桂林介绍,目前,免费赠送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融媒体书,需求量不断增加。“相当于为抗疫做贡献,印制部门和相关印厂一听说是这样的事,也加班加点地来支持我们。”奉献精神、参与意识、团队合作,复盘编排过程,余桂林总结了一些经验。“战疫语言服务团”几十人来自不同地方,只能通过微信联系。大家时时刻刻、一门心思关注这件事。他还提到,服务团中有相关团队成员和审核组专家身在疫情重灾区武汉,仍然夜以继日参与策划和审改内容。

抗疫期间,不少出版机构也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融媒体出版物。余桂林认为,便利性、多样性等因素促使读者需要多形式的内容,疫情影响也迫使出版人更多从融媒体角度着力。这既是机会,也倒逼传统出版向融媒体进一步转变。而谈及融媒体转型中出版人的角色,余桂林提到四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一是编辑的思想和思维意识要转变。目前一些新形式推进不是很快,很大程度上缘于编辑的思维意识没有真正接受这些新东西。二是出版人要不断学习新媒体新形式相关的知识。三是重视既有内容的增值转化。传统内容的电子化、数字化、多媒体化,需要有增值的、让大众更易接受的内容。四是坚持正确的导向。新媒体内容鱼龙混杂,作为出版人,不能一味迎合读者口味,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