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暑期的列车即将启动,在你随身携带的暑期TO-DoList中读书有占一席之地吗?尽管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我们还是很期待阅读能带你找到“诗和远方”。所以,我们邀请了8位名家一起领读,让他们谈谈暑期阅读的二三事,也看看阅读带来了哪些魔力。
薛涛(作家、《孤单的少校》作者)
七岁的一个晚上,我梦见宇宙的运行。惊醒后悄悄爬上屋顶,我第一次发现了星空的浩瀚。为此,我连续失眠了好几个夜晚。人在少年时代能思考一些大而无当、玄而又玄的事情也是好的。那些无用无解的事情也许是最有用的事情。而引发这些思考又能指引方向的事情莫过于读书。我在少年时期最喜欢的时间段就是暑假,暑假意味着有大段大段的读书时光。当时我阅读了大量的史书和古典文学,看似与目前的儿童文学写作没有关系,实际上那段阅读时光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读史,让我在作品中会更加重视人物的来历和命运;读古典文学作品,则培养了我的一种情怀。什么情怀呢?那是一份对家国兴衰、人类命运的眷顾,这一直是我的作品中很重要的部分。我的最新作品《孤单的少校》,就是写几个少年在各自的命运洪流中寻找归属感的故事。一个人想走得更远,要有厚实的生命故乡,更要有开阔的精神故乡,生命故乡与大地有关,精神故乡与那些日日夜夜的阅读有关。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便会发现,苏醒的心灵比星空更浩瀚。心灵如何苏醒?心灵的苏醒,依靠阅读。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
在我的童年时代,因为图书很匮乏,阅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过幸运的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校校长,我得以阅读到小学校图书馆里的图书,里面所有的图书我几乎都阅读过。对我影响较大的作家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而是成人作家,其中影响最深的毫无疑问是鲁迅先生,还有川端康成、沈从文等。另外一些作家对我创作手法的影响也比较大,像美国的海明威、俄国的蒲宁等。
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与我那时不同,现在是一个图书种类多至泛滥的时代,孩子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阅读,而是选择阅读哪些图书,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准确选择出那些真正的好书。我始终坚持,因为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的阅读需要成人的引导,如果一位老师、一位家长发现这本书很值得一看,就可以给孩子看。孩子们要多读那些有文脉的好书,读那些能为你的一生打好底子的好书,去体会文章中的真善美和人性寓意,进入到文章的语境中,会真正有所收获。
赵丽宏(儿童文学作家、《黑木头》作者)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和读书有关的往事是美好而深刻的。小时候喜欢读书,曾经有一个梦想,想把天下的好书都找来读一遍。这梦想不可实现,天下的好书浩如烟海,穷尽一生也读不完。然而这个梦想却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不断地寻找好书,使书籍成为我最亲密的朋友。童年时对书的喜爱,可以用“贪婪”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得到一本新书,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读书使我认识了世界的宽广,人生的多彩。小学六年级的那个暑假,在一个街道的民办阅览室里,我每天借一本书,一个暑假竟读了五十几本。阅读的积累,成为我成长的财富。我常常对年轻人说,如果你喜欢读书,你就可以活很多次,你的生命会无限延长,你的世界会无限拓宽。读一本好书,仿佛是跟着一位智者走进了奇妙的世界,跟着他体验了全新的人生。读一本好书,就跟着一位智者多活了一次。对好书的记忆,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任何力量也无法把它们从你的记忆中夺走。亲近文字,博览好书,你就可以成为精神的富翁。
殷健灵(儿童文学作家、《野芒坡》作者)
阅读曾经让我枯燥单调的少年时光变得丰富温润。如果说,知识性阅读只是客观地拓宽了我的视野,那么文学阅读则是真正给了我温度,那样的阅读是有情感、有生命的,它让我感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温柔地为我的心灵塑形,并且隐约看到了世界和未来的真实模样。
少年时光总是充满了幻觉。一个少年之所以感到烦恼和忧愁,皆因对世界和自身的不了解,并且粉饰了周遭的世界,当感到为希望所欺骗,怨悔便由此而生。因此,如果当你在年少时,就能得到忠告和指导,从头脑中根除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巨大的期望,也许就会获益良多。
恰恰,文学,便是以艺术与柔和的方式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且,让你在了解真相的同时,还能找到心灵皈依。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文学当中更有人情之美,有世界的奥妙,有人心中的温柔部分,文学中也有哲学……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支撑我们活得更坚强的理由。
倘若能在少年时多浸淫于文学,从文学中了解世界与人生,你的目光可能就会变得深刻与从容,一切并不美好的个人经历,都可能转化为心灵的财富。
徐则臣(作家、《孤绝的火焰: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中写作》作者)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后,我在书店里瞎逛,先后碰到了两个孩子问售货员同一本书——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都是小学生。我觉得他们很幸福,这么小就能看到《草房子》这样优秀的儿童小说。这个小说的好,在中国当代文学里已是不争的事实,它的纯净和美,越来越让变质的成人世界汗颜。“感动孩子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曹文轩语)。事实上,感动的不仅是孩子。我在20多岁的时候读了这本小说,它让我对过去的很多认识产生了怀疑。我看到了过去所坚持的、所欣赏的,竟有那么多的问题,它们不同程度地远离了质朴、纯美、清静和安宁;我以为那些有力量的,也许是虚弱的,我以为的所得,可能是错过和失去。古人说“澡雪精神”,大约就是这样。对少年儿童,谈读书,我希望能多读《草房子》这样的书,它能从人生之初,为我们打下纯良清洁的根基。
蔡骏(作家、《镇墓兽:金匕首》作者)
《小王子》说:“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你的玫瑰才变得如此重要。”阅读与写作一样,它的回报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为你创造另一个全新的世界。优秀的小说能给人以灵感,每一句作者的精妙之语,都能为我们打开一扇隐秘的灵感之门。这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一个伟大的作者既存在于他生活的现实时空,同时也存在于他作品的文字之中。我们能够在文字里发现他的思想,发现他的视角,聆听许多教诲。从这个角度而言,作者可以在文字中永生,读者也可以在阅读中永生。
阅读的意义在于完成自我思想精神的蜕变与重构。当我们像行军跋涉那样,敲骨吸髓般地吮吸着每个字,我们就开始变得不一样。像《悲惨世界》等经过时间磨砺的经典著作,是镌刻我心的文学记忆,也是对我的写作影响巨大的精神食粮,在《珂赛特与麻辣烫的一夜》里,我让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珂赛特在繁华的上海滩复活。这个关注底层人民的短篇小说,让我获得了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的提名。在这里推荐大家阅读这部名著,你一定不会失望。
吕峥(作家、《天机破·王阳明》作者)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开启智慧,增长知识,同时也是通过深入钻研、反复体会来锻炼思想、宣导志向;歌诗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志趣,同时也是让孩子在音律中宣泄郁结的情绪、多余的精力;礼仪不仅仅是整顿仪容,同时也是活动他们的血脉,强筋健骨。
暑期来临,推荐两本书:《明朝一哥王阳明》和《天机破·王阳明》。很多人以为王阳明的心学是讲给大人听的,想建功立业的人才会去学,其实不然。王阳明是伟大的教育家,曾给其子王正宪写过一篇《示宪儿》的家训,用儿歌的形式教他读书做人。《明朝一哥王阳明》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以及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的推荐书目,推荐给中小学生假期阅读;《天机破·王阳明》是一部近百万字的通俗历史小说,用“00后”喜闻乐见的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王阳明的一生。
何婕(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书单更新》作者)
读书是个人化的一件事,兴之所至可以多读些,意兴阑珊就少读些,完全从心出发。但对于想读书,但不知道从哪儿入手的学生朋友来说,读书这件事,倒是可以通过做一些小小的计划行动起来,而暑期,是一个好机会。
都说几十天可以养成一个行为习惯,有心培养自己读书习惯的朋友,也不妨试试。方法就是,每天给自己辟出一段专门的阅读时间,列一个阅读计划,用几天时间看完一本书,看完了之后,还可以写一些心得,可长可短,一本结束,再换一本。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一个暑假,看了不少书,而看书的习惯,也有了好基础。
当然,最终吸引人阅读的,不是那些计划,而是阅读带来的快乐。无法替代的精神快乐,是人们爱阅读最深层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