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发掘少儿科普科幻创作及出版潜力,助力科普科幻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上,科幻作家、评论家、出版人等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相聚,以少儿科幻作品《恒星异客》系列为例,共同探讨、发掘少儿科普科幻创作出版的意义,探索发展科普科幻教育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恒星异客》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出版,是科幻作家何明瀚所写的一部以中国孩子为主人公的“太空史诗”少儿科幻作品,其间蕴含浓厚的中国元素。全书涉及战争、和平、未来等话题,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极其真实又恢宏的宇宙体系,也为国内科普科幻出版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随着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品的崛起,少儿科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式与题材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执行董事(社长)刘祚臣表示,何明瀚的《恒星异客》是写给中国孩子的科幻启蒙之作,前沿的科学概念、非凡的想象力、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充满中国元素的表达,使它在纷繁的少儿科幻作品中独具魅力。他认为:“积极推广科幻文化,发展科幻教育,打造科幻产业生态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这部长篇少儿科幻小说,以一个‘星际女孩’的成长史为线索,向小读者们展示了一幅浩瀚璀璨的、宇宙格局下的未来图景。”科幻作家刘慈欣表示,依托这部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研讨并关注未来世界的可能。他认为,未来学应该首先被列入科普科幻教育的体系。“我们必须引导青少年思考:未来世界会是怎样的?它还有可能是别的样子吗?我们可以适应或改变未来吗?为了让未来更美好,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科幻作家王晋康认为,科普科幻教育应以活动形式大量开展,并以《恒星异客》为例,建议推荐开展相关的绘画、辩论、舞台剧等活动。“一部好的科普科幻作品,是能通过各种活动把各个学科有机、生动地联系在一起,让教育‘活’起来的。”
“如果要讲规律性和独特性的话,少儿科幻必须做到语言和故事内容能符合读者的年龄段,《恒星异客》就具备这种独特性。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有特色。”谈及自己的阅读体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表示,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新性、生动有趣的故事,有内容、有起伏,让人真正读进去。
“阅读《恒星异客》是一个很愉快的、很奇妙的艺术体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认为《恒星异客》有三个特点,以科学为指导,在知识性和可能性之间找到平衡,创作出迷人的科幻世界;以校园和家庭生活为中心,在艺术性和真实性之间铺陈故事,创作出奇幻又真实的小学生活;以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为灵魂,在教育性和趣味性之间寻求契合,创造出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认为,科幻文学的美学本身在于建构新的世界观,少儿科幻应当与校园生活相融合,与成长相结合,与文学性高度契合。在他看来,《恒星异客》集故事性、人物性、思想性于一体,“出版社要做好科普科幻教育,要找准作品,《恒星异客》就很不错。”
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认为,科普科幻教育应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开展。如果有了扎实的科普教育,再通过科幻思维的引导,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迸发出来。作为科普科幻教育的重要资源,科普科幻的文学作品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培养着一代代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恒星异客》这部作品就很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部好的少儿科幻作品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必须兼顾教育性。”谈及创作体会时,何明瀚说:“科幻教育要把科幻和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校园有效结合,让科幻成为基础学科教育的配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