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八百年》,彭华著,中华书局2018年7月出版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最为激动人心的就是两个复仇故事,燕昭王与燕太子丹,一是其全盛时期,一是其亡国时期,一喜一悲,然而都与燕国在大中国版图上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有关,故而要同情与了解,还必须要读一读专家写的书。写燕国的书不多,写得较为全面而通俗的就更不多了,彭华教授的《燕国八百年》则是能让关心燕国的书友颇为满意的一种,甚至还可当作燕国的百科全书。
燕国在周代的列国之中,一直给人以弱小的印象,“北迫蛮貊,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燕国就其人口而言,据书中的估算最强盛时也不过280万,倾国之兵能凑到60万也已是极限了。
再说其历史,文献缺乏,《史记·燕召公世家》“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一语带过,能参考的资料如《战国纵横家书》之类不多,《燕丹子》这样的历史故事也不多。“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周朝开国时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绝大多数早就被灭了,唯独燕召公之后的燕国坚持到了最后。燕国之封,据书中考辨,当在成王初年,且本写作“妟”“匽”“郾”,后世文献则统一作“燕”。因为此地“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华夏之防”,为周王朝扼守北方,如此重要方才分封了召公。
春秋时期的燕国,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齐桓公救燕,当时燕桓公为了躲避山戎而迁徙到了易水之滨。到了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山戎再次南下侵燕,齐桓公于是北伐山戎,历尽艰辛,后又伐令支、孤竹,“三匡天子而九合诸侯”。
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燕王便是燕昭王。在昭王之前,有燕王哙所谓“禅让”于子之,引发了国内大乱,齐国和中山国乘机伐燕,致使燕几亡国。燕昭王即位之后,第一次著名的复仇开始了。君王之怒,当然不能仅仅依靠孤家寡人,于是问计于郭隗,郭隗说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态度。
燕昭王便为郭隗改筑宫室而师事之,从此“礼贤下士”的名声远播,贤能之士争相凑燕:“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还有为燕国使用反间计的苏秦从周归燕,前往齐国,鼓动齐湣王三次用兵于宋国,齐国便显得骄暴起来了。燕昭王任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伐齐,六月之间,连下齐七十余城。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因其与乐毅有隙,齐国的田单来行反间计,乐毅的兵权被骑劫取代,无奈而奔赵国。田单反间得逞,又用了火牛阵,冲破了燕军的包围,杀了骑劫,沦陷于燕国七十城复归齐国。
又经过了多年的燕齐、燕赵战争,便到了战国的末年。燕王喜时,秦军已经兵临易水。与当年燕昭王修筑黄金台,表示礼贤下士一样,太子丹修筑了华阳台。他的师傅鞠武,告知他必须从长计议,南连齐、楚,北和匈奴,太子丹报仇心切,一心只想“刺秦”。荆轲被尊为上卿,提出两个至关重要的物件,一是秦国降将樊於期的首级,另一是都亢地图。此外,还有天下最为锋利的赵人徐夫人的匕首,十三岁杀人的副手秦舞阳,一切都齐全了。秦王听说荆轲带有二物,大喜过望,设九宾之礼接见。遗憾的是,秦舞阳并不是荆轲想要的副手,打乱了原先的计划。
不久之后,王翦统帅秦军渡过易水,一举击败燕赵联军,长驱直入燕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仓皇出奔。燕王喜苟延残喘于辽东四年后,被秦将王贲俘获。“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的燕国,至此灭亡,成了秦国的辽东郡。
此后,还有一个尾声,依旧是复仇故事,高渐离刺秦。
最后,说一下此书最大的遗憾,就是缺少相应的图片与地图,比如燕地出土的精美青铜器,仅仅是文字叙述,难以给读者直观的体验;还有燕国与邻近国家的关系,没有配以历史地图,也难以十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