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学者的坚韧与批评家的激情

《孟繁华文集》读后

《孟繁华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共十卷,收录了孟繁华先生在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学者和批评家,孟繁华一直伫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保持着对当代文坛的关切,密切追踪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文集中的《当代文学:终结与起点》《新世纪文学论稿之文学思潮》《新世纪文学论稿之作家作品》《新世纪文学论稿之文学现场》,是他从80年代至今部分文学批评成果的结集,从中可以看到他一以贯之的生命激情和对文学持续的热情。他的理想精神和浪漫情怀并没有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而烟消云散,反而愈加坚韧,他将这种经过反思和淬炼的理想情怀称之为“新理想主义”,并将其熔铸到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他以汪洋恣肆的激情关怀人类精神处境,为文学守护好人类基本价值的使命真诚呐喊。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陷入了边缘化境地,对文学不满甚至贬损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倾吐不满和牢骚是容易的,致力于建构、促进其发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维护当代文学学科的声誉和尊严,孟繁华驻守文学批评的前沿,以大量及时而充分的批评实践,发现当下文学的问题与症结,思考文学发展的方向与出路,用他的坚持和耐心,为中国文学积累了大量的本土创作经验。进入新世纪,孟繁华极力倡导“新世纪文学”,这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传达着他对文学担负起影响和推动社会变革重任的理论期待,也包含了守护民族文化传统、拒斥西方文化霸权的内在诉求。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没有把文学只是视为一种知识和学问,或者是单纯的审美领域。对他来说,文学也是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现实的通道和途径。

《1978:激情岁月》对文学史的书写进行了新的尝试。这部学术作品突破了传统的编年史叙事方式,将书写的笔触潜入历史的细部,对作为历史拐点的1978年发生的具有表征意味的社会与文学事件进行聚焦,打捞出很多之前被忽略或回避的历史细节,通过梳理,将新时期初期文学生产的生成缘起、运转机制进行了系统解读,对新时期文学秩序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与反思。在对文学史的书写中,他借鉴了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注重史料的作用,考虑多重文化因素对文学的影响,为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开拓了思路。在论著《梦幻与宿命》中,他分析了当代作家的精神结构和情感方式,通过对作家、文学人物和文学作品的考察,勾勒和描摹出当代文学蜿蜒流转的精神轨迹,从整体上对当代作家群体的精神历程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向往与心理机制,解读了其精神重建的内在逻辑。他善于从人的角度审视作家创作中的思想倾向与文学选择,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面对他们的历史处境。从人的心灵境遇而不是历史结论的角度去重述当代文学历史,让这部论著与众不同。

通过对当代作家心灵履历和精神踪迹的考察,孟繁华开始了对中国当代文艺秩序的反思。他把精力投入到影响和制约当代文学生产的文艺学研究之中,于是就有了《中国当代文艺学学术史》。这部论著通过对大学的文艺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设置和文学史的编纂等几个方面的实证性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文艺学生产的内在机制及其形成的历史过程。

洪子诚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体化”概念,借此来描述和认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即当代文学“一体化”进程的激进或缓和导致了当代文学发展道路的曲折。然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孟繁华认为当代文学历史的全部复杂性难以用“一体化”的概念来概括。因为中国的现代性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中国当代文学始终弥散着紧张和焦虑的氛围。现代性概念的引入,为人们对当代文学发展整体状况的重新理解和阐释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研究方法上,他努力以“历史化”的态度,摆脱各种话语方式的预设与规约,拒绝主观情感和印象的干扰,通过对当代文学“前史”的考察和对当代文学内部制度、外部资源的呈现,以及对当代文学历史细节的复现,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将中国当代文学史由某种知识系统支配下的本质化的“讲述”,变为对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过程的还原。

孟繁华还特别注重文化研究。那些对时过境迁的文化现象的描摹与归纳,除了对材料的充分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要求外,在学术上并无更多的难度,而对正在发生着的文化激变和文化趋向进行学理化的提取,在庞杂而琐碎的文化现象中对新鲜的文化话题进行有效的捕捉,不仅需要深厚的学识和宽广的视野,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感受力。这种对社会现实采取正面强攻姿态的学术作品,有着充沛的活力和蓬勃的勇气,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普遍的喧嚣中,孟繁华保持着一个学者应有的冷静与镇定。在《众神狂欢》中,他以学术的方式记录和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景观,并表达了他的审慎和警惕。他通过对当时正在发生的文化现象的全方位描摹,从主流文化、时尚趣味、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层面,对社会的文化形态进行了勾勒与提炼。他以学者包容的姿态理性地面对文化的变局,在客观呈现现实面目的过程中思考文化的现状,寻找文化的出路。作品出版后,先后被译成韩文、英文和日文,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修订本,可见这一研究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孟繁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工作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他的勤奋、高效、坚持与专注,使他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很多学术观点和文学主张都曾在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文集有限的容量难以将其全部涵盖和收录,但文集所呈现出的丰富与厚重足以让人钦佩。他激情洋溢的论辩和对文学问题的洞见总能给人以启发,他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情关切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主动介入总能让人感动。文集的出版只是他阶段性学术成果的总结,他依然驰骋在学术研究的大道上。祝愿他继续策马扬鞭,为当代文学学科积累更多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