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个人》;[意] 普里莫·莱维 沈萼梅;人民文学出版社
“最优秀的人都在集中营里丧命,最糟糕的人却幸存了下来 。”——詹姆斯·伍德,《见证的艺术》
一个幸存者的羞愧,对法西斯暴政的非凡见证
如何在地狱保持尊严、不认同兽性的权力
20世纪反思法西斯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畅销70年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法国《世界报》 “二十世纪的一百本书”
莱维1947年出版第一部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作品《这是不是个人》时,卡尔维诺为他撰写书评,直至该书于1958年推出修订版,莱维终获文坛认可,迄今为止这本书已被翻成四十多种语言。
对于编号174517的集中营囚犯莱维来说,地狱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目的就是毁灭,在肉身毁灭之前先快速、高效地销毁人类的尊严和精神。
在这部处女作中,莱维记录了囚犯们极度的困厄,他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绝望的忍耐、抵抗、甚至妥协。一切文明的前提在此都全然瓦解。但在这个终极个人主义的地狱里,却仍有体面谨慎的友谊、壮烈的起义和外部文明世界的微光。
莱维逐渐领会集中营乖谬的生存法则的同时,他也以犀利又宽忍的视角,勾勒那些在“灰色地带”中凭借自私、施暴和麻木幸存下来的所谓"强者“,更多的,还有那些在无比的孤寂中滑向死亡的人。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1919-1987),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等文学大师的推崇。
1945年,在奥斯维辛经历了11个月的折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返回家中后,莱维继续从事工业化学的职业。凭《再度觉醒》这部作品成为世界级作家后,莱维专事写作,相继创作《缓刑时刻》《其他人的悲剧》《元素周期表》和《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等。
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都灵寓所跳楼身亡,官方推断原因为自杀。
名家评论
莱维并不认为人类天性是神圣的,他持续揭示了世俗人性的断裂——他捍卫人类的尊严,即使他逐渐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无法为人类这个物种辩护。——《纽约时报》
莱维有时候会提到他感到一种更大的羞耻——耻于生而为人,因为正是人类发明了集中营。但是,如果说这是一种普遍羞耻的理论,它却无关原罪。 莱维的写作最让人愉悦的一个特质就是,它独立于各种宗教诱惑的自由。——《纽约客》
问题在于,在一个每种细节都被设计来将人类变成行尸走肉的环境里,一个人如何才能维持自己的人性。——《洛杉矶书评》
莱维的叙事是复杂、敏感、沉静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忆录“更冷静”——这就是为什么当他带着被抑制的愤怒的能量突然迸发热情和闪光时,比所有的回忆录都更有力的原因。——托尼·朱特
作者前言
我幸亏在44年才被押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也就是说,在德国政府因为劳动力日益缺少而作出如下决定之后:延长本要加以灭绝的死囚犯的平均寿命,大力改善集中营里的生活待遇,暂时终止随意处死人。
因此,我在这本书中对于凶残暴行的种种行径没有大加渲染,因为对于死亡营令人震惊的灭绝人性的论题,如今全世界的读者已所知甚多。本书的宗旨并非为了提出新的诉讼;它无非是提供了一些资料,有助于对人性的某些方面进行冷静的探讨。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许多人或多或少会有意识地认为“凡是外国人都是敌人”。这种观念更多地沉淀在心灵深处,就像是一种潜在的疾病,唯有在身体失调的情况下才不定期地发作,而并非源于一种思想体系。但是一旦这种疾病发作,当未曾表达的教条成为一种推理的重要前提时,其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极端,就是死亡集中营。它是一种世界观的产物,引出其必然产生的严重后果。只要这种世界观存在,其后果就会威胁着我们。死亡营的历史应该被大家理解为是一种危险的不祥的信号。
我意识到本书在结构上的欠缺,并为此请求读者原谅。事实上,写本书的意想和观念在死亡营的那些日子里就已经产生了。出于把事实讲述给“其他人”听的需要,出于想让“其他人”参与的需要,在从死亡营里出来获得自由的前后,这种需要存在于我们中间,像有一股强烈而又直接的冲动,它并不亚于人活着的其他基本的需要:本书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写就的,因此,首要的是为了内心的释放。正因为此,本书具有零碎片断的特点:章节并非按照逻辑循序,而是随情绪抒发的轻重缓急而写就。而衔接和协调的工作则是事后按计划进行的。
如若得补充说一句“书中没有任何事实是虚构臆造的”,我觉得似乎多余。
普里莫·莱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