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五次会议上,马驰、马强等委员联名提案建议,以天通庵路190号的原商务印书馆第四印刷厂旧址(占地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建筑面积约2013平方米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大楼)为基础,组建商务印书馆旧址纪念馆的提议。
1897 年在上海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中国文化与出版界的著名企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文化记忆。茅盾、陈叔通、周建人、胡愈之、叶圣陶、蒋梦麟、黄宾虹等著名人士都与该馆有深厚的渊源,张元济更是与毛泽东主席情谊深厚。该馆出版的《辞源》、《天演论》、《国富论》等著作以及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在亚洲乃至世界华人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市场。
委员们的这份提案称,商务印书馆虽饱经历史沧桑,几经迁徙,但文脉之根一直在上海闸北。目前国内有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家商务印书馆,它们虽然都自主经营,都是独立法人,但都认同上海闸北的商务“老根”,彼此之间有着各种业务往来。
马驰委员说,“商务人”如果集中智慧和资源,再得到政府的支持,联手共建商务印书馆旧址纪念馆,可增加彼此的文化交流,增强彼此的文化认同,对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商务印书馆一些重要的文物虽分散在各地,已不能集中无偿征集,但老商务的史料资料、出版物、器材等,在一些单位、民间仍有相当数量的保存,部分旧设备虽已捐赠中国印刷博物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但同类设备民间还有流传,甚至还在使用,还能征集到较多的老商务的文物展品。
马驰建议,筹建的商务印刷博物馆纪念馆应定位为中小型博物馆,建成行业博物馆中的精品。可以考虑对天通庵路商务老建筑主体进行改建,将旧车间恢复为两层,其占地规模控制在1200平方米,建筑规模控制在2000平方米。一层可作为旧版书(古籍善本)交易市场或“商务人”的出版展示和交易中心,也可以增加珍贵报刊展示内容;二层作为展馆(1000平方米)无偿开放,并留下一定联谊聚会空间,给“商务人”留下活动空间,以一层经营维持养护展馆运转。
此外,联名提案的委员认为该馆的筹建可以采取政府引导扶持、行业(企业)作为投建和日常管理运作主体的模式,投资可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