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理学人心目中的商务印书馆

我开始学习地理学的时候,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堂教材以外的地理学著作。读来读去,正应了Geography的字面意义,基本上全是关于世界或某地的“描述”。我那时井蛙观天却又血气方刚、好高骛远,老是追寻:地理学的思想和理论何在?这时读到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这是一部从哲学高度总结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著作。读后才知道地理学的思想、理论以及关于思想、理论的争论是如此深邃、精彩,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地理学理论宝库的大门。由此,又陆陆续续读了若干地理学理论著作,例如赫特纳著《地理学》、麦金德著《历史的地理枢纽》、詹姆斯著《地理学思想史》、迪金森著《近代地理学创建人》、哈特向著《地理学的性质》、阿努钦著《地理学的理论问题》、邦奇著《理论地理学》、伊萨钦科著《今日地理学》、索恰瓦著《地理系统学说导论》、阿尔曼德著《景观科学》、萨乌什金著《经济地理学》等,全是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版的。这就给了我一个印象:商务印书馆是引进西方地理学思想和理论的大本营。

其实该馆重视移译地理学著作尤其是地理学理论著作的历史久矣。我手头有1938年出版的《地理哲学》,格拉夫著,曹沉思重译,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并由王云五亲任主编的“地理学丛书”之一。我还看过王庸的《中国地理学史》,也是商务印书馆1938年出版的。商务印书馆至今出版的地理学著作已数不胜数。我成了商务印书馆的忠实读者,并以是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衡量一部地理学著作质量的标准之一。

商务印书馆的“粉丝”未曾想到后来成了该出版社的译者和著者。1986年,我师从赵松乔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赵先生正是《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的译者(署名黎樵)。他看我英文的阅读能力尚可,中文表达能力也还行,遂推荐我参加哈维著《地理学中的解释》的翻译。我一直以为地理学不仅是关于“什么地方有什么事物”的学问,还应该追问“为什么那个地方有那些事物”。乍看书名,《地理学中的解释》不就是这种追问吗?于是欣然应诺,殊不知就此“踏入地狱之门”。我后来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与那里的同行聊到哈维,一个教授说,读他的书是一件awful的差事。因为其人思路之开阔、思维之严谨、寓意之深远、英文之精到,在西方地理学界(现在已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大名鼎鼎,读懂和理解他的著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翻译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有时一个段落要琢磨一整天才得其要领。那时又有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在身,还尚处在手写笔抄的时代,译事之艰难,可以想见。分配给我的是该书后半部分,另一译者高泳源先生说那是全书的“压阵之作”。好不容易总算完成我这份“处女”译作,随即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的肯定。某日,地理编辑室的陈江、包森铭等先生约见我,说看来我对全书的把握更全面、到位,要我写一篇译者前言做一简要评介。就这样,被称为“地理学圣经”的这部名著通过商务印书馆介绍到了中文世界,后来还纳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不仅在大陆读者甚众,我在台湾讲学时也看见此书赫然摆在书店里出售。现在回过头看,那翻译过程中炼狱似的煎熬,以及商务印书馆对青年学子的包容和鼓励,对我学术生涯影响之大,实在使我终身受益。

14

《地理学中的解释》,哈维著,1996年9月第1版

1990年左右,我应邀参加了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规划会议,记得是在北京西山某国务院招待所。地理组参会者还有赵松乔、葛以德、杨吾扬、牛文元先生,以及商务印书馆的陈江、包森铭诸先生,李平也在某天到会。当时我和李平都是参会者中的小字辈,与学富五车、温良儒雅的前辈们一起切磋,获益匪浅,那情那景至今历历在目。如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地理学辑已颇具规模,而赵、杨、葛先生都先后作古,我也步入老年,逝者如斯夫。我后来先后翻译的威尔逊著《地理学与环境》、丽丝著《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约翰斯顿著《哲学与人文地理学》、米切尔著 《资源与环境管理》、格雷戈里著《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参译的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校对的克里福德等著的《当代地理学方法》,也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QQ截图1

左:《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右:《人文地理学词典》

QQ截图2

左:《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右:《人文地理学词典》

本世纪初,鉴于已往地理学译著多以单行本印行,难以自成体系,地理学界同仁呼吁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丛书,以便相得益彰,集其大成,利于全面、完整地研读查考;而商务印书馆也早就希望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决定出版“当代地理科学译丛”。我是该丛书的编委之一,并应李平编辑之邀写了译丛序言。其中一段话不妨引用于此:“对国外学术名著的移译无疑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源泉之一,说此事是为学的一种基本途径当不为过。地理学界也不例外,中国现代地理学直接就是通过译介西方地理学著作而发轫的,其发展也离不开国外地理学不断涌现的思想财富和学术营养。感谢商务印书馆,她有全国唯一的地理学专门编辑室,义不容辞地担当着这一崇高使命,翻译出版的国外地理学名著已蔚为大观,并将继续弘扬这一光荣传统。”“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就是弘扬此传统的大手笔,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高层次的、理论性强的学术著作,兼顾各分支学科的最新学术进展和实践应用,组成“学术专著系列”;同时推出若干在国外大学地理教学中影响较大、经久不衰且不断更新的教材,组成“大学教材系列”。内容兼顾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优先介绍最重要的学科和流派,理论和应用得而兼。如今,这套丛书已然精彩纷呈,很难一一罗列了,而且还在继续出新。加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地理学辑以及其他地理学译著,商务印书馆为促进中国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搭建和完善、培养中国地理学人的理论思维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在中国地理学界有目共睹,功莫大焉。

商务印书馆在推进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例如,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我主编的英文专著Recent Progress of Geography in China:A Perspective in the 21st Century,并于2008年8月在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大会上发布,为国际地理学界了解中国地理学进展、中国地理学家成功竞选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副主席和北京成功争办2016年国际地理学大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商务印书馆还出版过其他中国地理学人的英文著作,例如唐晓峰的From Dynastic Geography to Historical Geography等。

地理学是经世致用之学,商务印书馆也注重出版中国地理学者针对当前重大实践问题和国家需求的研究成果。仅我所见,就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0部、《中国山区发展报告》2部、《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1辑、《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中国资源报告》、《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足可管窥中国地理学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独特贡献。

商务印书馆对于中国现代地理学人的成长和地理学共同体的壮大也功不可没。很多老一辈地理学家毕生成果的总结都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例如,任美锷等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黄秉维的《地理学综合研究》,吴传钧的《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吴传钧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侯仁之的《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王恩涌的《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陈传康的《综合探究的理性与激情》,杨吾扬的《交通运输地理学》和《杨吾扬论文选集》,陆大道的《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求索》和《城市规划寻路》,牛文元《理论地理学》等,还有赵松乔传记《质朴坚毅》,为中国现代地理学人竖起了一座座丰碑,夯实着中国地理学的学术根基。

很多中青年地理学人也得到商务印书馆的鼎力支持,例如,刘燕华的《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傅伯杰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方创琳的《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论》,刘卫东等的《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刘沛林的《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冯健的《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刘盛和等的《沿海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模式》,祁黄雄的《中国保护性用地体系的规划理论与实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对这些学者的成长和成熟补益良多。

商务印书馆积极支持地理学新事物和新方向的发展,且举二例说明。一是《地理学评论》的出版。十多年前,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地理学人开始经常举办人文地理学沙龙,并谋划出版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不定期地理学读物。沙龙上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青年地理学人思想碰撞,畅所欲言,“童言无忌”,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景象,当然也不免有欠成熟、欠严谨之处。商务印书馆义无反顾地支持这些年轻人,以“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的形式出版《地理学评论》,迄今已出版四辑。其中只有第三辑《地理学评论——空间行为与规划》似乎与人文地理学沙龙无关,但在贯彻《地理学评论》的初衷上却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发扬批判精神,坚持以理论与方法论的讨论为主,立足学科前沿,主要形式为会议纪实,等等。《地理学评论》已成为很有价值的地理学术期刊,大大活跃了中国地理学界的学术争鸣,打破了那种四平八稳的沉闷局面,对中国地理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例是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主编的《旅游研究进展》。我国近年来旅游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极快,激发了旅游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因是新学科或说是新研究方向,理论尚付阙如。一批中青年地理学者有鉴于此,一直在竭力提升旅游研究的理论水平,着力探索旅游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颇有心得,不断汇集这方面的成果。这种努力得到商务印书馆的有力支持,出版了《旅游研究进展》,迄今已出到第六辑,对提高我国旅游学科的学术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15

左:《地理学评论》  右:旅游研究进展

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中小学地理教材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曾经是中国执牛耳者。现在又重现辉煌,与我国最好的地图出版机构之一星球地图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成为我国官方指定的中学地理教科书四大系列之一。我和周尚意教授有幸被聘为此教材的主编,见证了其诞生和成长。

16

教科书《地理》

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掉进钱眼里的出版社,快餐式乃至歪门邪道的畅销书充斥书市就是明证。但商务印书馆并非唯经济效益是瞻,而是更多地注重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出版的众多地理学书籍,基本上都码洋有限,利润微薄,甚至赔本,但仍不改初衷,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我亲历的一件事更可作为贯彻此宗旨的典型例证。我应某出版社之约,主编《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还签了出版合同,但成稿后却被告知不予出版。表面上的原因是交稿超过了合同规定的时限,其实真正的原因正如主其事者口头回话所言:这种书卖不动。于是我转而诉诸商务印书馆,很快就顺利出版。此书在地理学界产生了极好的影响,被认同为“一部出色的地理学综合评述性著作”“是激发地理学者创新思维的必读文献”,发行不久就第二次印刷。

17

《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

我国所有出版社中专设地理编辑室的只有商务印书馆。该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好几个北大毕业的博士任职于此,还有出自北师大等名校的博士。加上百年老店的传统和经验,地理学书籍的出版质量是有口皆碑的。单就图书的装帧而言,那淡雅、含蓄的书卷气,透着浓浓的学术底蕴,体现着张元济所言“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风范,与当下不少只为吸引眼球而过度包装、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出版物,形成鲜明对照。

我国几代地理学人和整个地理学界大大受惠于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出版物。我每每出席该馆的座谈会,总有言者不约而同地说到“我是读着商务印书馆出的书进入学术界的”,这在出版界可谓一枝独秀。

以上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并记忆犹新的一些事例,见证了商务印书馆在促进现代中国地理学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商务即将迎来创立120年大庆,谨以此文聊表祝贺和祝愿。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