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私生活》[英]马琳·祖克著王紫辰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2月版/42.00元
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在世界所有物种家族里,昆虫的数量、种类,是其他所有物种所不及的,因为它占据所有物种的80%。学界保守估计,昆虫种类至少在100万种以上。对昆虫世界的探索,也许永远都没有终点。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马琳·祖克的著作《昆虫的私生活》,从科学的维度,为我们认识昆虫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作为科学家,马琳·祖克有撰写科普作品的任务和兴趣,该书算是她在专业研究之余的“副产品”。书中文字表述严谨,数据引用有理有据,同时也不乏诙谐幽默。作品用七个章节的篇幅,描述并分析了基因组、个性生活、繁衍、语言等昆虫鲜为人知的一面。阅读此书,犹如体验一次昆虫世界的传奇旅程,昆虫的合作互助、家庭忠诚和性格本质等等跃然纸上。
尽管昆虫的大脑通常只有一颗罂粟籽大小,但它们的行为却非常复杂。它们是如何完成一些看上去像人类活动的行为,比如展现个性、使用语言和照顾后代?答案就在书中。也许是昆虫太多太普遍的原因,昆虫种类悄无声息的灭绝,并没有受到人类的关注。或许,人类根本就不知道一些昆虫种类的存在,这些昆虫种类就消亡了。昆虫和其他的动物、植物一样,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者,但是我们对昆虫的认知,和熊猫、江豚、金丝猴之类的珍惜物种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这个话题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当然,判定昆虫有益或者有害,都是基于人类自身利益的考量。在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看来,很多昆虫就是庄稼的天敌,比如棉铃虫、菜青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等,无论是在水田还是旱地,有害昆虫的种类数不胜数。之所以说这些昆虫是害虫,就是因为它们破坏庄稼,降低了产量。为了增产,就必须消灭害虫。为了应对害虫,近30年来,新研制出来的农药品种可谓层出不穷。农药是把双刃剑,它在消灭有害昆虫的同时,对土地也带来深度污染。这个问题如果继续探讨下去,其实就是人类与自然如何共同生存的问题。我始终认为,若真正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必须抑制一己私欲,在利益(有时也是贪欲)面前必须作出让步。退一步,恰恰也是为了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
昆虫具有人类需要学习的精神品质和正能量
尽管生活中诸如苍蝇、蚊子、蛀虫、臭虫等之类的昆虫令人生厌,但是有相当部分的昆虫,具备很多人类学习的精神品质,蕴含着巨大的精神正能量。比如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昆虫。它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蚂蚁是动物界中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最强和工作最勤奋的群体之一。蚂蚁这种其貌不扬、随处可见、从不被人看好的昆虫,却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战中有立足之道。首先是蚂蚁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你可以做一个测试:想法挡住一只蚂蚁前进的路,这时就会发现,受到阻挡的小蚂蚁,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它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总之,不轻易放弃,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其次是未雨绸缪的智慧。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整个夏天,蚂蚁都在忙碌的工作,不停地搬运食品,它们在折腾什么?其实很简单,它们正在为冬天储备粮食。
再如蜜蜂,具有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团体合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品格。蜜蜂生性勤劳,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小蜜蜂的身影,它们从早忙到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蜜蜂采集付出的劳动是非常惊人的。根据测算,蜜蜂酿造1公斤蜂蜜,需要飞行36万~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飞行8~11圈,蜜蜂采集花粉,每次外出需要拜访80~200朵花,也只能带回大约15毫克的2个花粉团。若要采集1公斤花粉,蜜蜂需要外出采集6.6万余次,而蜜蜂采集蜂胶就更困难,每个蜂群一年也只能生产蜂胶100克左右。我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的人歌颂过蜜蜂,鲁迅先生曾对青年人讲:“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昆虫的私生活》凝聚着一位女科学家对昆虫研究领域多年的思考。昆虫作为一种物种,无论是在偏远的农村,还是在喧嚣的都市,随处可见。对于昆虫的态度,我不赞成用敌人或者朋友这两种泾渭分明的态度视之,自然界既然容纳了昆虫,人类就不应该抱以偏见。换个角度看,如果昆虫界认为人类都是地球上的“害虫”,人类的感受又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