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所著的《中国印刷史研究》读者见面会近日举行。辛德勇教授不仅分享了书中的核心观点以及自己从事印刷史研究的经历,还将他的治学理念与研究方法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辛德勇说,这本学术专著缘起于十多年间自己于北大历史系开设的“古籍版本学”课程。在备课的过程中,他常常发现有一些中国印刷史上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既有的通行说法是不能接受的。由此,他开始尝试着做出自己的探索,辨难析疑,奋力芟除障目的杂草乱木,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辛德勇在研究中尽可能以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中国古代印刷史的成就,不以预设结论来做“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爬梳与考证,取得深入、准确的认识。
《中国印刷史研究》全书共分为三篇。上篇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印刷术的产生原因和时间做出合理的说明。中篇通过深入考述唐宪宗元和年间是否以雕版印刷的方式大量刊印元稹和白居易的诗集,揭示了印刷术早期发展的内在机理。下篇集中论述了活字印刷中的铜活字问题。全书共三十万字,辛德勇在前人的基础上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一些最为关键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中国古代印刷史研究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几乎穷尽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并随时提出自己的批评性见解。
辛德勇在见面会上笑称自己在中国印刷史研究方面是“程咬金式的人物”。虽是“半路出家”,这部著作却足见一个学人对待学术的诚恳与谦卑。他以孩子般的质问,剥离加之在真相之上的被视为天经地义的“高谈阔论”,使真实的本质得以呈现。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自己从事印刷史研究的缘起与经历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想法,揭示学术研究的本质——用孩子般的好奇心驱策学者探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