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读历史、学历史成为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新热点,成千上万种历史类读物的蜂拥而出,不仅反映出民众了解历史的渴望,同时也揭示出历史学在学术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被迫切需要的发展方向——大众史学。但大众史学的受众对象是广大民众,所以需要学者在传达时转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才能做到有效传播。清华大学教授、学者张国刚的新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华书局)一书,就力争史学著作大众化。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后世学者对之交口称誉,其中的经世治国智慧值得今人认真研读。
张国刚是隋唐史研究大家,对《资治通鉴》一书极其推崇。其青年成名作《唐代藩镇研究》,便是在此基础上孕育而成的。在日常的授课中,张国刚不仅经常提及《资治通鉴》在隋唐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开设了《资治通鉴导读》课程,讲授《资治通鉴》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即是在张国刚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开设《资治通鉴导读》课程的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
张国刚认为,历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在于它的纪实性叙事,所以讲故事是本书一大亮点。一个个历史故事在张国刚笔下娓娓道来,一个个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及人物言行钩沉,将历史叙述通俗化,令人耳目一新,且寓教于乐。
经世致用,张国刚认为是历史学的第二个特性,也是历史研究的应有之义。所以,本书精心选取了20个从战国初年三家分晋到唐代安史之乱的历史关键点,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对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以及唐前期的王朝更替史的探讨,来追寻政治得失,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
在书中的具体叙述中,又用了大量贴近现实的语言和分析,来讲述《资治通鉴》里的经世智慧。如“三家分晋”中提到了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和领导能力的重要性,在“纵横捭阖”中又突出了战略与领导层的关系,认为战略是一方面,战略能不能落地起作用,还要看领导层是否贤明。同时,亦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评论,展卷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是张国刚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年的经验总结。他指出,通过学习《资治通鉴》,可以总结历史上的治乱兴衰经验,以古人的成败得失,启迪智慧,鉴古知今。同样,通过《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可以使今人学会化用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有资于当下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刘备在江湖上的美誉度,随着他一次一次兵败而不断提升。仁厚,是他的智慧所在。在困境中求生存,借力发力,则是他仁厚之外坚忍、通权变的特征表现。比起曹操的雄才伟略,刘备确实甘拜下风。然而他广播恩信,“折而不挠”,最终成就了一番偏安的霸业。
——摘自《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