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40万字,10个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社科界、美术界前无古人的学术著作,而这部巨著的主编便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领军人物、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华梅。
服饰文化的研究“符号”
华梅,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从事高校教学39年,出版百万言《人类服饰文化学》等58部著作,出版文字已超过一千万。在主流媒体上主持的个人专栏,30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2009年起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至今已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刚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40万字《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是华梅又一部大部头重量级学术研究著作,同时也填补了社科界、美术界的学术空白。
说起服饰文化,人们就会想到华梅;说起华梅,又会马上联想到服饰文化,华梅就是服饰文化研究的“符号”。2015年,正值中国权威辞书《辞源》第一版出版100周年,国家重大出版项目《辞源》第三版要在这一年推出。此前,这一版的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资深汉语言专家董坤先生曾到天津来请华梅教授,他说:“这一版中的317条有关服饰的词条,就请华梅教授撰写。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专家,一说服饰,大家都说您。”
成书过程呕心沥血
著作出版后的成绩亮丽光鲜,但著作的成书过程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这其中的甘苦只有华梅最清楚。2008年,华梅主持的“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因为项目必须在2010年底结题完成,时间非常紧迫。可是要研究透10部史书中的《舆服志》非一日之功,也绝非一蹴而就。她先是带领年轻教师对《后汉书》《晋书》《南齐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中的舆服制度深入探讨,遍查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如此规模地对历代《舆服志》进行研究,是迄今还没有任何机构和学者做过的。以华梅的脾气,要下定决心,不怕千辛万苦,果然在2010 年底如期圆满完成了。结项评审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的朱青生先生和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五位专家,对“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给予了很高评价。
此时,商务印书馆又闻讯来约华梅将这个项目课题结集出版。出版和科研看似不矛盾,但欲将67万字的结题书稿按规定写成40万字的学术著作,还是难度不小。9名年轻教师写的稿子文风不一,况且读懂史书中的《舆服志》已属不易,再加以社会背景去进行文化研究更加困难了。华梅在决定接受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计划后,便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进入修改和写作的历程。2012年3月22日开始,华梅对全部项目成果进行重新核查、重分章节、重新论述,愣是将一个项目结题稿改写成了一部完整的学术著作。
华梅说:“原本想60岁以后不写学术著作了,未想一下子又进入到辛勤写作中,呕心沥血的感觉是真切的!”她常说:首先是意识到位,要敢于迎接困难,只有战胜困难才会赢得乐趣。有一种精神在支撑,有一颗不浮躁的心沉下来,多难的事都能做好。
治学态度宛如工匠
2013年5月13日,华梅委托以为年轻教师拉着满满一箱文稿送到商务印书馆。40万字的书稿打印出来其实也就是一包A4纸,为何送去的书稿却是满满的一个拉杆箱呢?原来除了正书文稿,其他的全是书页正文下标注的所有古籍来源扫描或拍摄件,全印成A4纸大。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佩服地说:“华教授治学的态度很像古时的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这样的著作才能传世!”
最近,华梅主持的国家级社科项目“东方服饰设计审美研究”的57万字书稿和教育部人文项目“人类服饰文化学拓展研究”的100万字书稿也已上交结项。60岁之后的这三大部学术著作,铸就了华梅在全国服饰文化研究上的坚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