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进化》前言

  • 发布日期:2015-11-04 作者:凯特·迪斯汀新闻来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文化的进化立封变形

《文化的进化》

(点击封面查看图书详情)

【编者按】在本书中,作者凯特·迪斯汀提出了一种文化进化的理论,并表明了它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按照迪斯汀的观点,人类分享信息的渠道不仅有口语和手势语等自然语言,也有人工语言,即文字和乐谱等人类自身创造的媒介。所有这些语言均使人类能够接收和传递文化信息资源中的各种变异,并为文化的进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机制。人类的这种元表征能力——对自身思维的思考——加速了文化的进化,因为它可以使文化信息从各种具体语言的概念约束中解脱出来。

迪斯汀运用了本书中所概述的文化进化理论,并将其与经济学、语言学和发展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她对人类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独到的理解视角。

进化理论的发展对应着物种起源的问题:这也是达尔文所谓“奥秘中的奥秘”的问题。是什么使得我们眼前的自然界变得如此纷繁复杂和千姿百态呢?答案就是进化:是生物以种群为特征,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而产生的渐进变化。

我们正在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进化理论不仅可以成功地应用于自然界,也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人类文化。尽管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细节千差万别,但无论那些变异要经历多少代才能被差异性地遗传下来,也无论要通过什么样的遗传媒介,在其千差万别的变异中总能观察到一个进化的过程。文化信息中变异的保存和传递不是通过生物代之间的代际传承,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承;传承的实现也不是通过DNA,而是通过诸如言语和符号、纸张或硬盘等媒介的人类语言来完成。

模因?

谈论文化的进化的方式之一就是用“模因”这一术语来指称文化进化的单位,就像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一样。作为生物信息的单位,基因的表征需要以DNA的形式来表述。就任何信息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它永远不会孤立地存在;信息总是依赖于知道如何对其进行恰当解读并能做出反应的接收者。要从信息源中提取信息,接收者需要具备区分信息源变化方式的能力:能够将信息源的变化分解成离散的信息块,并能区分各信息块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在生物界,细胞机制对DNA链的离散,目的是从中获得遗传信息,并恰当地加以利用。同样,在文化中,如果我们要接收信息,并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也必须将信息离散地表征出来。按照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1989)的说法,我们可以把文化信息的离散单位称作模因。

道金斯的观点一致饱受某些人的诟病,因为他们无法想象文化信息的离散单位会是什么模样。诚然,人类文化不可能被整齐地划分成自然的可识别单位,但这在自然界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遗传信息的保存和传递有赖于这样的离散单位,但对生物体、病毒以及它们的行为而言,遗传信息的表达又很难分解成离散的信息包。例如,所有个体的肤色对应于离散的基因变异,但其基因的表达又是通过某种肤色变异的连续体。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要对某一种群特征的变异进行离散并非易事,尽管其特征是作为遗传信息离散单位的表达形式。同样,文化进化理论并不是要声称人类文化可以被直接分割成离散单位。它要阐明的是,人类文化是文化信息离散单位的复杂表达;只有通过学习如何将语言离散化,人类才能接收文化信息,因为信息的表征有赖于语言的表述。例如,配料和制作说明的离散变化可以使按不同菜谱制作出的同一道菜产生差异,但这类制作说明却形成了该道菜制作的变异连续体。因此,无论是在文化界还是自然界,如果信息要被接收和表达,它就必须被离散地表征出来。“模因”也仅仅只是一个用于指称文化信息单位的名称而已。同基因一样,模因也并非神秘至极:其表达总是有赖于某一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其实现也总是有赖于某一具体的物理媒介,无论是人类的大脑、言语或手势,还是某种具体的文化产物。

我在写本书时选择不使用模因这一术语,部分原因是因为(至少在英国)该术语激起了某些人对其所表达内容的本能抵触。另一个更为积极的原因是,我在《自私的模因》一书中已经阐明了模因概念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中一位审稿人还将其称之为“模因论领域的一次优秀、彻底、全面的展示和评论”——我在第一本书中所探讨和发展的观点,牵动着我进一步反思语言在文化进化中的作用,反思文化和基于文化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尽管如此,我在《文化的进化》中的目的是要探索一种基于语言的文化进化理论,以及该理论在理解人类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的作用。由于本书侧重于讨论遗传信息及其在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中的表达,所以,我认为模因论术语在本书的讨论中也不再是那样举足轻重了。

非人类文化?

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只有人类才具有习得和使用语言所必需的特殊认知、社会和生理能力。自然语言提升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其他物种则不具备像我们那样的合作的本能,因而也不具备能使其交流更为有效的遗传诱因。对于诸如口语、书面语、数学符号和制图规约等组合性语言而言,其学习和使用的能力有赖于表征和元表征能力。这是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能力,它们也没有灵巧的口和手来生成语言所需的声音和书面符号等这类媒介。

这就意味着其他物种不能像人类那样分享文化信息。正是语言——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为文化的进化提供了所需的机制。既然其他物种不能像人类那样学习和使用语言,它们也就不能产生人类所创造的复杂和广泛的文化,因为文化信息的表达有赖于人类各种语言的相互交流。

本书提出了一种文化进化的理论,并阐明了它在理解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使人类能够接收和传递文化信息资源中的变化,本书也旨在解释这一机制的成因及其作用。基于语言的文化进化理论有众多可能的应用领域,到本书结尾时,我们已经探讨了其中的一些可能的方面,另一些则一直是其他一些学者近期研究的主题。该理论在其他文化领域内的应用还具有巨大的潜能,当然也包括对语言学本身的研究。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