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出版中心出版的三种自然博物类书籍亮相“自然如何治愈了我”——“人文自然”新书分享会。
人文社科出版中心成立于2021年,至今已出版图书近20种,产品线包括自我启发与心理励志、科学新知、历史现场与社会纪实、文化通识、创意写作等,而人文自然亦是社科中心关注的重要领域。
此次分享的新书都是自然书写的经典作品:
《十三种闻树的的方式》是畅销博物学经典《看不见的森林》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最新力作,从气味入手,讲述树木以及自然环境带给我们喜悦、安宁情绪的神奇魔力。
《心向原野》是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英国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作家”理查德·梅比的最新力作,讲述了自然重新唤醒作者内心的热爱与激情,摆脱抑郁症困扰的温暖故事,书中包含文化与自然的边界、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等深刻思考。
《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是波兰文学至高奖尼刻奖获奖作品,波兰语直译自然文学典范,这本书是对鸟类的深情注视,也用全新的视角呈现鸟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密切关联。
现场嘉宾,左起依次为:尹传红、“水哥”王昱珩、欧阳婷、张劲硕
此次活动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热门科学科普博主“水哥”王昱珩、知名自然博物作家欧阳婷和读者们齐聚一堂,如老友聚会般畅谈他们与自然如何结缘、自然如何疗愈心灵、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等各种话题,分享三本新书带给人们的知识与治愈力量。
人民文学出版社视频号、微博、B站等新媒体矩阵进行了同步直播,总观看量超10万人次。此外,北京广播电视台“BRTV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也进行了同步直播。各位人气嘉宾由“人文自然”系列图书引发的讨论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线上讨论都十分热烈,直播间人气也不断上升,全网总观看量达到约14万人次。
从气味进入自然:与自然结缘的妙趣横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自然带给每个人的体验都不尽相同。在“人文自然”系列的三本新书中,有许多有趣的自然观察经历。
比如《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中,作者嗅闻一颗欧洲七叶树的种子,“如同堆肥的刺鼻气味”瞬间勾起了他儿时回忆,他想起小时候在姨妈家附近那棵巨大的欧洲七叶树下玩耍,将七叶树的种子当作“宝藏”,塞满口袋,然后放到玩具火车的储煤车厢中去。这也是作者和自然的早期“亲密接触”。
在场嘉宾与自然的结缘故事中,气味也是重要一环。“水哥”王昱珩从《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的阅读体会说起,向观众分享了自己对气味的“敏感”,他闻到桂花的味道,会想起南方的藕做成的桂花糕,而闻到槐花的味道,他会想起北京槐花,进而唤起北京的记忆。而蜂蜜采不同的蜜,身上就会带有不同的气味。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也给博物学作家欧阳婷关于嗅觉的启发,包括如何运用嗅觉。她在早年观察植物时,很少使用嗅觉。因为她有时候出于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尽量避免近距离地接近或触摸植物,但这也使她在除视觉外地感官方面少了很多感受。她觉得,可以借助哈斯凯尔的书写角度,在外面观察植物的时候,也可以闻一闻、摸一摸,从香味,树皮、树叶的甚至种子上的毛的触感,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张劲硕也强调了各种感官“与自然结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对自然的亲近,光靠刷有关动植物的短视频是远远不够的,你刷出来的永远是视觉的感受。对自然的感受,应该是五官的、全方位的。到自然中去,你可以闻到动植物的气味,感受到流动的空气“拍打”到你身上的“爱抚的感觉”,再加上触觉、嗅觉甚至是尝尝野果、野草的味觉,带给人的精神抚慰感受是短视频永远达不到的。
张劲硕还通过阅读与自然建立关系,他在小学的时候,一本叫做《SOS!水怪》的动物小说风靡北京小学校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他开始大量阅读与动物有关的各类书籍,如国际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的《黑猩猩在召唤》。这些书籍也引领他去野外、去自然保护区,或者去城市当中的动物园、自然博物馆。
张劲硕特别提及《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作者乌宾斯基在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痴迷鸟类,张劲硕也是如此。他儿时家住天坛公园旁边,家门口总能看到很多黄鹂鸟。“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句诗,而是一种日常生活。
欧阳婷与自然的结缘,一方面是小时候生活的影响,她那时生活在新疆天山以南的干旱荒漠地带,对自然、对绿色有一种天然的珍爱。到北京生活工作之后,她开始在城市中欣赏一棵树、一丛低矮的灌木在春天开花,后来又对观鸟产生浓厚兴趣,以全新的生态学的眼光看待自然。这也激起了她的写作兴趣,期望和写出“人文自然”系列的博物学家一样,通过文字,将观察自然的种种体验分享给读者。
心向原野:自然治愈之书
在活动现场,“水哥”王昱珩在分享自己观察自然的经历时,首先说到《心向原野》这本书给他带来的深刻印象,他认为这本书对我们当下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抑郁情绪在人群中十分常见,而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的强大心灵修复力量。
《心向原野》的作者,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在书中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事业迎来巅峰时,突然遭到严重抑郁症的侵袭。他决定离开城市生活,搬到英国东安格利亚的乡村,住进橡木小屋,与动物为伴,在观察与探寻中开始了新的人生。广袤而灵动的原野唤醒了作家的内心,世界重新鲜活起来,他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张劲硕也认同《心向原野》“自然疗愈人心”的方式。他说到自己第一次去非洲,从内罗毕飞往马赛马拉,一路上他被广袤无垠、天地相接草原震撼,“当时真的感觉心脏跳到天边了”,而这种开阔心灵的感觉,在都市中是感受不到的。人们被圈在高楼拥挤的商业中心,办公室也是一个一个隔断,成为“狭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动物”,无法言笑,极易导致抑郁情绪滋生。张劲硕发现,在他所工作的中科院动物所中,“有跑野外的,有长期跑青藏高原、跑新疆科考的”研究生,因为他们“天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大自然里“抓动物”,整个心情很开放,相比于在实验室中研究基因、分子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都特别健康”。
欧阳婷在工作中,每当焦虑来临时,会选择在外面走一天,看小鸟停在你面前,看到夏日的火烧云,寻找自己的“神迹”时刻。这样,当晚上回家,之前那种“天大一样的压力跟焦虑”没有了,她感到在自然力“充了电,也吸足了氧”,足以抵抗下一周繁忙的工作。
自然的治愈作用,也是现场读者特别关注问题。活动主持嘉宾尹传红在回答现场读者提问时,提及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1984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一位建筑师分析了一间医院的两个病房,一间面向绿植,一间面向高墙。每天与植物相伴的病人治愈率特别快,索要止痛片的次数也很少。而另一组在监狱里的类似测试,也证明绿树对安抚犯人情绪有很大帮助。
在《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中,哈斯凯尔也将树木比作“安神的绿手”。在书中第二章《美洲椴》中提到,美洲椴和其他一些树木散发出的香味结合在一起,会“让整个社区沉浸在幸福之中”。而且,人们在呼吸这些芬芳气息时感受到喜悦,不仅仅因为我们从典型的城市气味的单调和不快中解脱了出来,而且还有科学依据做支撑。
书中说:这些树木的分子进入我们的细胞和血液,让我们从内心开始平静。“长久以来,药剂师一直使用由美洲椴和同属的欧洲椴的花或叶制成的酊剂和茶来安神宁气。生物化学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种树的分子有止痛作用,可以舒缓我们的痛觉神经。正如汽油废气会从肺部流入血液和细胞一样,这些树木的香气也会如此。”
观鸟与爱鸟: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与关怀
亲近自然并不代表着逃离尘嚣,人类其实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文自然”系列的三本新书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引发现场嘉宾对我们如何与自然相处进行了深刻思考。用主持嘉宾尹传红的话来说,这些思考包括了观念的冲突、文化的碰撞和人性的拷问。
尹传红有一个微信群,是护鸟群,里面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甚至会引发激烈“冲突”,有人认为,用相机到野外拍鸟、拍植物,是对自然的打扰。但有人觉得,对鸟类和植物的观察与分享,其实是激起了大家的热爱和欣赏,反而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的珍惜。
张劲硕也提及“爱鸟人”之间存在的一种“鄙视链”,“拍鸟大爷”会鄙视把鸟关在笼子里养的人,但另一些只对鸟作观察的人,又觉得自己能站在更高的价值层次上去批判拍鸟大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在世界各地都有。
人究竟应该远离野生动植物,还它们清静与自由?抑或是将自己融入大自然,追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般亲近万物的人生?
张劲硕认为,《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之所以“写得很棒”,就在于它包含了对自然观的深刻探讨。这本书出色地描绘了人类与鸟儿之间复杂的故事,物种之间有关爱,亦有伤害。人迹罕至的波兰原始森林中,留下了作者救护迁徙途中迷路野鸟的身影。但鸟类的生存,也同样因人类活动受到威胁,鸟类摄影师为拍到珍贵画面,不惜打扰甚至破坏鸟儿原本平静的生活。大规模猎杀、城市化进程、杀虫剂的使用,许多鸟类因人类的烦扰而灭绝或濒临灭绝。但也正因为人与鸟类的互动,才留下了许多具有人文价值的东西。比如这本书中涉及波兰的很多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家、画家,都与鸟有关联。甚至詹姆斯·邦德(007)的名字,其实来自一个鸟类研究者。
而“水哥”王昱珩举了一个例子,也充分说明了人与鸟类互动的悠久历史。他去意大利一个小岛旅行时,发现岛上许多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砖砌老教堂上,都有许多小洞,他后来得知,这些小洞是留给四处迁徙的小鸟歇脚用的。人和动物之间,似乎天然有一种联系。
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自然这样治愈了我
活动嘉宾们在讨论时提到,《心向原野》的作者理查德·梅比在书中专门有一篇文字提到去年去世的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威尔逊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叫“亲生命性”。大概意思是说,因为人从远古进化过来,本来就脱胎于自然,其实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跟我们有相同的生命形式和经历的自然万物有本能的亲近性,这种亲近,在“人文自然”系列这三本书中都有显著体现。
这也引发了一个疑问: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为什么还要讲人与自然?好像我们与自然脱离或者对立起来了。梅比的一位作家朋友克莱特认为,应该远离野生动物,让它们生活在自己的基地里,不要被打扰。人离开动物可以生存下去。但梅比经历过一段在大自然中的抑郁症治愈的经历,觉得自己离不开动物、植物,他还是喜欢亲近万物。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的作者哈斯凯尔,也通过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气味分子”提醒我们,人类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与树木的奇迹交织在一起的:一颗欧洲七叶树的种子,能瞬间勾起一个中年人的儿时回忆。一杯金汤力酒里,凝结着殖民历史,每个气泡里都映射出两百多年前南美洲森林里“树皮工人”的血泪。而树木燃烧的气味,从我们祖先钻木取火时,就深深刻刻入我们文明的基因。
“人文自然”系列三位作者美妙的文笔、细腻的观察和精湛的思考,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它们之所以是成功的自然文学作品,正是因为这些作者通过热爱自然,找到了通往人性的一种途径。而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
正如张劲硕所说:“你得到大自然对你的启发、对你的美的感受,或者对你精神的愉悦……大自然治愈你的不光是心理上的健康问题,其实是人性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很多自然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世界观。因为你不站在世界各处,你不去观赏自然、了解自然,你就没有自然观。”
最后,嘉宾们也肯定了人文社一次推出三本自然文学优秀作品的努力。精湛的文学笔法增加了自然写作的分量和内涵,也可以让自然理念和读者的个人体验产生共鸣,唤起心中对大自然最柔软的情愫。他们也期望未来除了继续引进国外优秀自然文学作品之外,可以发现、挖掘本土自然文学优秀作品,展示我们自身深厚的自然文化,以及我们国家丰美的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