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化育,精心打磨,日前,庆山(安妮宝贝)的最新散文集《一切境》隆重面市。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庆山的散文新作。作为一个持续畅销的作家,这部新作建构了庆山全新、完整、深入的情感世界和价值维度,囊括了庆山对于人的总体性认知、感悟和思考。
《一切境》留下了庆山最近几年生命活动的痕迹与标记。伴随作者数年的日常观察、旅行、阅读和思考,作三言两语的灵光一现的直觉式表达。仿佛与知己之人谈话,诚恳、单纯而率性;也是在跟自己对话,倾听并调驭内在的自我。在这本书中,所有隐秘而深刻的记忆和情感袒露无余,而思省的成分在日益增加,是一部直抵心灵之作。
更直观的内心镜像
从2000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告别薇安》开始,安妮宝贝的文字滋养上千万读者,开启了一种青春审美的流行,引领了新中产的感官经验。叛逆的女子,反复地出走,充满暴烈、对抗的情爱关系,是她早期作品中一再出现的内容。她的小说精准刻画了都市文青形象,深刻影响了80后作家的写作风格。2016年,安妮宝贝与影视合力,经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斩获金马奖等多项大奖,持续引发媒体与大众的热议。
2014年,安妮宝贝更名为“庆山”,代表着她更加注重个体内在的心性训练及精神性探索。与小说中激烈、叛逆的故事相比,散文展现了庆山内心柔软的褶皱地带。从《蔷薇岛屿》到《一切境》,从年轻女子进入中年,庆山二十年间出版了数本散文集,散文让我们得以更直观地看到庆山的个人成长和内心镜像。
《一切境》以毫不松懈的激情,将自我与万物之间的关联与映照记录下来。《一切境》的写作过程,是庆山用文字做出的确证,将情与思的涌动都付以烛照。写作的过程是明了自性的过程、展开觉知的过程,五六年间的生活、行止、观察、体悟,形成文字,聚沙成塔,完成它,去获得一种圆满。优美、空灵、智慧,像心花的一瞬绽放,像灵魂的一场交付,像登上雪峰的临渊一眼。
在巨大的外境中巡游
《一切境》类似人的内心在一个巨大的外境中巡游,以快速而直接的方式记录庆山的生命体验,涉及到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各个方向。阅读者可以读到简明直接的观点。比如中年危机,“所谓中年危机,大概是发现自己与变化的社会价值观慢慢拉开距离。”比如神秘主义者,“神秘主义者是深感人生与物质世界受限因此愿意去探索的人们。”比如道德,“什么是道德。我认为不是独占,而是不剥削他人。但在某些男女关系上,已无欢愉可言。彼此剥削金钱与肉体。”比如母爱,“真正的母爱都夹杂着疲惫、愧疚、悲伤、艰辛、愤怒、孤独感等各种情绪。
可以看到一些生活景象:“看荷花时在野地小睡,去学校做讲座,与朋友分享一箱冬笋,在日本看能剧……去拜访朋友,也有朋友来访。在大理时有人来家中短住,通宵达旦谈论说话,告别之后回想,“彼此之间密集、强烈、饱和、丰盛的相处,比男女谈恋爱都令人满足。”
里面有生动的人物速写:“城里公寓经常看见一个女人,约五十岁,个子不到一米六,矮小。其貌不扬。她在我眼里有强烈的存在感。常戴一副时髦的大墨镜,长发在头顶盘发髻。秋天很冷的天气也穿连衣裙黑丝袜,走路趾高气扬。她的工作是在公寓楼收各种可回收垃圾。一次看见她在地下室电梯旁的走廊,独坐自带的板凳上认真读书……实在是个不可思议的女人。”
这些日常观察与心得,传递她的记忆、情绪、感情与观念,并且进行了更强力的萃取。庆山始终提醒自己与大地根系的连接,庞大的、周而复始的现实人生是她思省的场域。她的触角不断伸展到广阔的山川大地自然之中,与自心映照。
把生命敞开,与他人共享
最近两年,全球疫病流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一再被阻隔,生命的意义也似乎更为紧迫。庆山幽居在家,海量阅读,考察自我存在。庆山说:“需要做事,完成,并做好。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活,如同高空走钢索”。写出作品,“把生命敞开与他人共享”。庆山认为“写作意味着存活。当人写出文字,它们在时间里生长。当读者阅读并记在心里,文字在流动的载体之中实现能量的呈现。它不会熄灭。”
《一切境》仿佛与知己之人谈话,诚恳、单纯而率性,就像“写出长信,把它们传递给茫茫世间不相识的陌生人,心里不自私,也不牵挂”,即使她非常清楚“这需要付出代价”。这样的诚实和勇敢非常打动人心,有读者在收到书后说:“写作足够诚意,字里行间看到自己,那些没有说出的心里话,感谢你,与读者坦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