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台湾,中国-美国,这是王鼎钧人生轨迹的粗线条。
王鼎钧是散文作家。如果再稍微详细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不妨翻阅《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中的勾勒:1925年,出生在一个乡绅地主家庭,青少年时正值日本侵华,他随着父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四处流亡,弃学从军,参加了抗日战争;内战时期,他跟着国民党的军队辗转南京、沈阳等地,在平津大战中成了俘虏,后被释放;内战结束,国民党败退,他去到台湾,直至1978年定居美国纽约。可见跌宕的时日,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我现在读到的新书《江河旋律》是王鼎钧的自选集,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前,有论者把余光中与王鼎钧相提并论,脑海中随即响起余光中耳熟能详的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么,王鼎钧的共鸣呢?“乡愁是美学,不是政治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开篇上来这么一段,不由分说的模样着实可爱。
17万字的书共分三辑:美文选,变体选,杂文选。逐一翻阅,似乎文笔庞杂。我宁愿将其视为一位耄耋先生回望心路的感喟:那一抹乡愁,牵引出多少故乡往事;那一些心绪,起伏着多少人间情怀。
文学当中的“乡愁”主题,当然不是近些年才兴起的时髦。思乡与怀旧,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表现的重要命题,也是文学创作的母题。浓郁的怀乡情感,带给无根的漂泊、不安的惶惑跨时空的慰藉。
如是,王鼎钧在蔚蓝色怀抱的台湾岛上,清晰望见海峡对岸的家乡亲故;再往后置身异国,干脆将海峡两岸一起思乡,永久牵挂。
在《告诉你》里,他写:“那条小河现在怎么样了?想到它,我觉得渴,渴得要命,想拼命喝水,而且只想喝那条小河里的水。”厚重的土地,清澈的河流,养育着一方人群。
田园牧歌之中,也传来嘈杂的不安,“卢沟桥打起来了……这天,钟响得很急促,好像撞钟的人火气很大”;硝烟烽火,兵荒马乱,家庭才是可靠的港湾,“一看到平面上高耸的影像,就想起外祖母家,想起外祖母的祖父在后院天井中间建造的堡楼”。
乡关何处?王鼎钧所怅惘的不只有个人亲情,也蕴涵家国忧患。恬淡的文笔抒写的是故土依恋、历史记忆以及人文情思,情感的共鸣落脚到思索层面,散文的品格也就建立高筑。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宏论:“散文与每个思想、每一感觉相维系。”以此,作为文学的一种文体,散文绝不是漫不经心的;思想的特质映射出作家的精神姿态,乡愁的意义依托于人文关怀深厚而且博大。
至于如清浅涟漪一般的心绪流露,是经历过国难家愁、人生跌宕之后的平复坦诚。忠于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亲情,爱情,友善,平和,怜悯,关怀……源自人的灵魂深处的书写,直接连接起人类普遍的思想价值。
细腻的情感,源自成长过程的人生体验,来自作家社会生活的观察,更有精神思绪的深刻缕析。因为作家个人与其中人物和事件的关系纠缠互动,文学思索总是精准把握特定时候的脉搏,敏感细节的描摹总是切近生命状态的本真,较大程度上确证了作家情绪梳理和精神张扬的普遍性,自我发现和批判意识的合理性。
从文学层面可以解释,人本能的感觉能力原本已经足够强大,何况作为作家通过审美的认知提炼,加之非凡生活所提供的一份特殊的厚重。王鼎钧直面时代、考量生命的文字沉郁为饱满。无论喜悦与悲伤、醒悟与迷惘、底蕴与向度,都凝结着历史感。
他对人生葆有热爱之心,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对家园拥有依恋之意,直白又缱绻。我乐意得到这样的启迪,参与塑造人格秉性的时代、历史,乃至民族,太多的因子结构,分离人生命运的不同安排。由此,文学是可以抵达历史与社会深处,去探究精神逻辑的努力。就如同物质生活的滋味,品尝的日子久了,凝练为睿智领悟的精神,文明道德的责任。
王鼎钧的散文不拘束、不刻板,行文似清流,文字优美如叮咚跳跃音符的抒情曲,意象的放任如云卷云舒,精神内涵则深植于个人的主体根脉。入笔或许是侧面,讲究细节,而眼界常常越过关山,大可极目远眺。
这样的眼界其实是一种境界,实现了人生的跨越与历史的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