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以童话接通“传统”

妈妈说,每到深秋时节,站在竹林前面,能看得很远,能看到大雁在天空中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朝南方飞去。雁儿从天空中飘下长长的鸣叫声。雁儿飞过以后,天空似乎显得更高更远更空更阔了。抬头仰望的人心里也就有了想飞的感觉,还会有一点伤感。

——摘自《犇向绿心》

2019051623185602

汤素兰的童话创作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一种鲜明的“创作自觉”。作家有意识地致力于对童话文体本身的建设和民族化、个性化的突破。尤为可贵的是,汤素兰的创作中,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思索,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现在所能做到的,比如以幻想的手法,满足孩子的愿望,带给孩子快乐与美好之外,还应该可以尝试些什么,可以做到些什么。这部新作《犇向绿心》(天天出版社)释放了童话与小说的边界,运用童话的“幻想追光”照进生活的现实,投注“当下”的思考。

同时,这部作品又呈现为一部以童话接通“传统”的乡土欢歌。作品以精美细腻的笔触描绘乡间的自然之美,呈现农耕时代保留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这种对乡间、对自然的眷恋,其实也构成了人类代代相传承的生活史。乡土,是“凝聚着自己童年记忆和生命体现的土地”。

汤素兰以童话的形式承载儿童文学中的“乡土”书写,极具意义。在她的作品里,“乡土”具象化为对耕牛、对农具、对梯田、对谷物等乡间标志风物的描摩。有目共睹的是,传统静态的乡村正在被城乡互动所代替,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模式,传统的劳作方式不断被取代、被遗忘。因此,尤其值得提及的、极富建设性意义的一点,在于这部作品中呈现了“农事描写”。作家正是想借助童话的手法,让骨雕黄牛复活,提示现代人类倾听农具与土地的叹息,珍视土地之根,乡土之爱。

阅读《犇向绿心》的滋味,还在于一个清爽、欢腾、富于童心的想象编织的生机世界,这个世界借助清新、简洁、流畅的口语化表达得到呈现,三牛的童言叙事,拿捏自如精准,欢快单纯,显示了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功力。作品中有各种奇思妙想,惊蛰过后,骨雕黄牛复活,绿草萌生,芦笙变竹林,老树墩子发芽抽枝,妈妈阳台上的植物……这些点子都闪烁着想象的自由的光芒。汤素兰的童话始终是与孩子的心灵融为一体的,从《笨狼的故事》开始,汤素兰就是一位理解童心、呵护童心的成人,不做急功近利教育的妈妈,努力唤醒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和睦。

汤素兰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相信奇迹的作家。相信奇迹,是心灵不老、愿望生长的绿色丘田。在汤素兰的童话里,幻想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犇向绿心》借童话的幻想追光,照进现实的世态与心灵,以“童话小说”的文学载体,呼唤人们珍视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珍视日渐微渺的“乡土”之根。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