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再忆大家 又拾新知

2019031509333347

2019031509333364

2019031509333367

提起汪曾祺、老舍、季羡林这些文化大家,几乎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想起他们的几部著作。世人热爱他们的作品,更欣赏他们的品格。有关他们的著作不胜枚举,而每每再忆这些大家,相关图书也总能带给人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

汪曾祺先生的创作生涯历经半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其作品风格平淡质朴,亲切自然。汪曾祺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小说、散文、戏剧、文论、新旧体诗等方面皆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万千“汪迷”的期盼中,《汪曾祺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年表。为打造这400多万字的《汪曾祺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精雕细琢了整整8年。

《汪曾祺全集》不仅收入汪曾祺创作的文学作品,也收入了他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及他的书封小传、题词、书画题跋、图书广告、思想汇报等日常文书。这些新增内容,一部分是由汪先生子女提供的,一部分是由学者陆续在报刊上发现的,还有一部分是人文社向社会广泛征集而来以及根据线索追踪查找到的。

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曾这样回忆这套《汪曾祺全集》的出版过程:“原来我们想得很简单,结果没有想到碰到一帮很认真的人,认真到较真的地步,每一篇文章要找到原始出处,要进行多方面的核对,一个字、一个字地抠。”

为什么有这么多读者热爱汪曾祺?《汪曾祺全集》总主编季红真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汪曾祺文学继承了文学史上的魏晋文脉,使中国小说回归它的古老源头。

《汪曾祺全集》分卷主编李建新表示,我们整体看汪曾祺的小说像浏览一位绘画大师一生的作品,有名作,有素描,还有速写,甚至是小纸片上随手画的几笔,这一切都让作家的形象更为丰富饱满,让人觉得更亲切。

这部文集的编审郭娟认为,汪曾祺首先是个大才子,广泛涉及小说、散文、剧本创作等领域,而且能写能画。他还是个“暖男”,作品传达温暖,对人对万物有情有爱、尊重、平等。他的作品平易,不故作高深,各层次读者都容易接受,能各有所得。

突出历史与文化视角

2019年2月3日,是老舍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老舍是现当代文学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即使在今日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多部经典令读者手不释卷;小羊圈胡同的祁家、钱家、冠家,拉洋车的祥子,茶馆里的三教九流……数不清的人物让观众回味无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对老舍的作品颇有感触:“老舍的故事写的是京城里平民百姓的生活,颇有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神韵,我迷上的伤怀之感却是老舍特有的。”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围绕老舍生平和作品展开的各类图书层出不穷。在新近出版的这些论著中,关纪新先生的《老舍评传》(增补本)(北京出版社)是一本不容忽视的作品。《老舍评传》借助于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视角,对老舍自身所处的时代及民族文化给予了充分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探究到这位人民艺术家深受人民喜爱的根源,感受到其作品扎根于本土文化传递民众心声的力量。

北京出版社编审高立志介绍,《老舍评传》不仅完整讲述了老舍的生平轨迹和创作历程,详细评析了老舍的所有代表性作品,还仔细梳理和借鉴了几十年来关于老舍研究的成果精华,可谓老舍研究的集大成式作品。书中使用到的一手材料,主要包括:老舍自述、随笔、访谈等在内的讲述自身生平经历的各类文献;老舍的同事、亲友的回忆录、访谈,新闻媒体报道等在内的可以记录、佐证和丰富老舍生平活动的相关文献;对于老舍所有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精读与深度文本解析。“作者采用老舍生平的相关文献与其作品文本互证分析的方式,最大限度还原老舍的生平细节,展现其作品精髓。这本书深刻剖析出老舍国家至上的情怀,以及他对为人民创作的执着。”

赋予文学作品新内涵

转眼间,今年已是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的第十个年头了。大师已逝,风范长存。作为当代文学大家,季羡林的文章是他在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心灵与阅历完美融合的表现,也是现代人的宝贵财富。

季羡林的散文用词朴素易懂、简洁凝练,结构严谨,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经得起推敲和咀嚼。他的学生钱文忠这样评价:“恩师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来言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合适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季羡林笔下的人类及大自然都被赋予了生命的内涵。他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他笔下显得鲜活而感人。读者可以从其“话家常”的叙述中体悟“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天人和谐”等人生道理,从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

为此,《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中信出版集团)精选了季羡林先生1933—2007年创作的部分文章,并依据中高考作文分类方法,选编了记人、叙事、抒情、写景、游记、议论、阅读写作等7类文章,每类文章独立成册,不仅可作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材料,还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范本。

季羡林先生对于写作的感悟,在书中随处可见。“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类似这样对于文学创作的大师级点拨,对于孩子而言,十分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中所有插图均为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画作,共有105幅。其画作兼具中国传统古蕴与西方现代美感。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搭配抽象的线条与跳跃的色彩,意境悠远。蕴含诗意的插画,浓淡相宜的配色,孩子汲取文字力量的同时,也能受到艺术大师的审美熏陶。

中信童书·如果童书策划编辑张文佳认为,名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历史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历了不同时代的考验。文明成果靠经典的阅读来代代相传,就像是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之于苏联与俄罗斯,霍桑、马克·吐温之于美国,雨果、大仲马、福楼拜、司汤达之于法国,笛福、勃朗特、狄更斯、莎士比亚之于英国等,这些大师的作品都进入到国民基础教育,成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一部名家文集,会被命名为写作课?张文佳也给出了答案:这其实是出于我们对阅读和写作关系的思考。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二者互通有无。清华附中教师赵岩看过这套书后感慨,阅读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这样一本大师的随笔集摆在这里,我们阅读本来就会觉得很过瘾了;而当这本书定义为“写作指导”的时候,这本书的阅读功能也就不止于阅读,其对写作的作用也是我们阅读时当细品的文韵了。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