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众对考古、博物的兴趣正日渐增长。美物,茶文化,正受到追捧。可是又有几人真正了解物的历史,了解茶的文化?读一读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写给大众的知识型文章,无疑是进阶的方便之门。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存在着质的区别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出版两年后,考古学家、文物学家、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在《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中,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物,进行重新解读。
他用自己的解读,为沉睡已久的文物注入了活力,复原出岁月侵蚀下模糊乃至消逝了的历史场景。对于一些带有深厚历史脉络的茶,孙机也来了一次正本清源的知识解读。
对在当下动不动谈“茶道”的人,您知道,古代中国以茶事、茶艺为基础的茶文化,与深受中国影响,历经漫长的历史岁月而形成的日本茶道,有着怎样的关系吗?
读一读《从历史中醒来》中收入的《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一文,肯定会更多几分清醒。在这篇文章中,孙机用一万多字要言不烦地叙述了2000年的中国茶史。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首的茶,中国是它的原产地,宋代传入日本。在比较了茶叶种植、饮茶方式、茶具制作与特点,到茶事活动各方面的异同后,孙机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文化存在着质的区别。
中国人以务实的人生态度对待茶。自唐以来,即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而走向超现世境界的茶道为日本所独有。正如著名作家扬之水所说:“写于20年前的《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一文,对于今天热衷把‘茶道’一词强加于中国茶文化的人们来说,实在要认真读几遍才好。”
现今被尊为文物的古代多数是日常用品
该书收入的50篇文章,涉及众多门类,与华夏文明共生的动物世界、古代先民的饮食生活、武备军事、科技工具,以及中外艺术交流等。
有一组文章,介绍古文物中的动物世界。大型野生动物犀牛与貘,曾是古代中国大地上并不罕见的兽类,今天已经绝迹。但在先秦铜器、汉代画像石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造型。
如果想要了解远古时代动物在华夏民族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可以仔细阅读本书第一篇文章《鸷鸟、神面与少昊》。文章从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件玉鸷说起,玉鸷造型优美,新石器时代罕见。
经过系列的排比分析,作者告诉我们,玉鸷上的立鸟代表五帝之一的少昊,上古时代东夷集团的先祖。因此这件玉鸷应当看作具象化的始祖神,其图案具有徽识性的典型意义。从它身上还能发现,上古时代各个考古学的文化之间,有着超越区系的共性。
1929年出生的孙机,青年时代结识了转入文物研究的沈从文先生,看到沈先生的研究兴趣首先是普通大众在漫长历史中创造的物品,这一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薪尽火传,古文物的定名、解读,从来不是单纯的考证工作。探讨文物所固有的社会功能,是孙机先生古文物研究最终的落脚点。
他说,“现今尊之为‘文物’者,在古代,多数曾经是日常生活用品,以其功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位置。若干重器和宝器,只不过是将这种属性加以强化和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