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青格里》 丰收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世间相遇就要互相给予温暖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梦瑶
《童话青格里》是鲁迅文学奖作家丰收最新创作的长篇叙事散文。丰收用诗意、细腻、丰富而又充满温度的文字,深情讲述了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阿尼帕的传奇一生。
作为“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阿尼帕,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纯净美丽的童话故事。阿尼帕的父母早逝,年幼的她坚强地担负起抚养六个弟弟妹妹的重担;正当她孤独无助时,遇到同样善良的阿比包,他们一同担起这个大家庭,并在婚后生育了九个子女。生活虽然愈发艰难,她却不断地帮助身边的人;在各种因缘中,阿尼帕相继收养了十个来自四个民族的孩子,把他们抚养长大,帮他们成家立业。她的大家庭有二百多人,很难想象这位伟大的母亲是在怎样的力量下撑起的这个巨大的家。
在这部书中,女性的故事成就了新疆的故事,新疆女性的命运和历史,也成为新疆历史和命运的一种。正如丰收所说,“初到新疆的人,来草原的人,看到的是她的山光水色,面孔和外形,而她更为博大、更为凝重、更为细腻、更为母性、更为包容之处,还在于她的内心世界。”在丰收灵动、轻盈的笔触,饱满动人的情感传递中,我们领略了新疆的另一种悲悯、厚重与包容;也再次被新疆普通人的沧桑岁月,朴素本真的生活信念所深深打动。
阿尼帕用坚强的臂膀和辛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超越亲情的大爱之歌,她博大的母爱和无私的情怀告诉我们:在世间相遇,就要互相给予温暖。
《国富论》 亚当·斯密 著,商务印书馆
财富的源泉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 张亚铭
财富的源泉究竟是什么?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一个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因此,要增加财富,就得提高劳动效率,或者增加劳动数量。
这本书中提到,分工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法门。书中一个制针的例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极微小的产业中,一枚小小的扣针却需要18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恐怕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但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两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4800枚。斯密用最简单平常的事例,阐述了社会进步原因。与此同时,分工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推动机械设备的发明和改进。书中提到,“最初的蒸汽机,原需雇佣一个儿童,按活塞的升降,不断开闭汽锅与汽筒间的通路”,一个按活塞的小孩,因为贪玩偷懒,就“懒”中生智,“用一条绳把开闭通路的舌门的把手,系在机械的另一部分,舌门就可不需人力自行开闭”。与其说这是“懒”中生智,我更觉得这是对工作或生活不断思考的产物。
进步和创新都源自于对现有状态的不满,分工督促我们不断提升原有的工作效率,真正体现到“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我们精于自己的专业,有一技之长,还需要拥有快速学习其他专业的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沟通协作。永远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低效的忙碌无法带来社会财富和贡献,勤于思考、不满足于现状,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画说〈菜根谭〉》 王家春 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与智慧结合传递经典文化正能量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钟村
初读《画说〈菜根谭〉》,想到毛主席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当中国画与古代经典美文相遇,美育与德育相互启迪,使得画中的话、画中的理、画中的智慧更好地呈现出来,并赋予了中国画厚德的灵魂,“图以载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欲望,勾勒最为朴实的世间哲理。
作者寓理于画,常常把精妙构思藏于画中:测重天平之上,满腹经纶之人端坐,天平另一头是厚“德”之心,利用杠杆原理,揭示“以德托人人自高”的道理。作者善用通俗独特的视角,诠释为人之道:对镜作揖,率性对人,做到“镜里镜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看着对面的自己道一句:“实在佩服老兄,君子坦坦荡荡。”看似简单的图像和文字,却能引导读者对于画之外的思考,这既体现了绘画的审美功能,又彰显了美育的社会教化功能,这是传统经典文化与普世智慧的一场完美邂逅。
阅读《画说〈菜根谭〉》,不仅仅是与智者的一次心灵对话,还是一堂生动形象的美术课。我喜欢这种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淡泊、成熟,无处不有的谋略和智慧,心中的疑虑、困惑、不解,在读罢此书后消失了,留下的都是一幅幅带着暖意的唯美画面。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孙机 著,中华书局
智识的满足与审美的享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张斌
众所周知,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对非物质文化的强调无可厚非,但这也让公众对我国的物质文化感到相对“陌生”,以致文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先生在其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感慨:“有次和以为年青同学闲聊……他说,我看古代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四大发明不就是放了个炮仗造了张纸吗?听到这话不禁心底一震。”本应成为常识而家喻户晓的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却处于某种“失语”状态。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为大众了解我国古代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途径,为世人讲解历史里的“东西”和东西背后的故事。全书共十个专题,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满足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层面;二是为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运行提供物质支持的层面;三是战争、科技的层面。作为一部社会生活史,作者从浩如烟海、形形色色的器物、图像、遗址、文献中追根溯源,串连出物质文化史发展的脉络。
全书从出版的角度观察,参照了线装书的布局,图文混排合理,古朴又不失灵动,有质感的布面封面材料,增加了厚重感。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满足的同时,审美上也有一种把玩艺术品的幸福感。
《谢觉哉家书》 谢觉哉 著;谢飞编 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 杨馥宁
《谢觉哉家书》呈现了“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鲜为人知百余封家书。百余封家书中记录了他40年间对于家人的惦念、对于儿女晚辈的教导与嘱托、对家乡建设和发展的牵挂和忧虑。全书文字朴素,但情怀不凡。
湖南老家儿女晚辈想借他的“东风”来北京谋前程,谢觉哉书信中强调要“靠自己”,“父母管不了许多”,并在待人处事上以身作则,用简朴的生活为后代们树立艰苦朴素的好榜样,体现了严于律己、严于治家的优良作风;谢觉哉心系湖南家乡,时常想回家看看,但见到家乡干部为了欢迎他而铺张浪费,甚至专门修路到家门口,他便在书信中用短短数语对当地干部进行直截了当地批评教育。谢觉哉以自身行动诠释了何为“焦官”:“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廉洁公正不徇私的作风和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和关键历史节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家风意义更加深远。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应当传承和发扬优良家风,为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从一到无穷大》 乔治•伽莫夫,商务印书馆
“1”背后的奥秘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佟金环
很久以前,两个贵族以谁说出最大数字为赢的游戏,最后想到的最大数字是“3”。我们不禁会想: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最大的数字又是几?《从一到无穷大》的作者乔治•伽莫夫通过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由浅入深引出科学的奥秘。
书如其名,由点到面,由空间到时间,由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数“1”引申到无穷大的宇宙空间,从人类到宇宙,涵盖整个基础科学知识领域,将多个学科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从源头出发,追根溯源。作者以对话的方式,用通俗的语言,不断地抛出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读者内心的疑惑之处。再对读者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深入读者内心。读着读着会发现,这不正是我想问的问题吗,我脑海中所想的恰恰就是作者下一句所要提出的疑问,很有代入感。我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发挥不断探索的精神,探索那些我们已知的或未知的事物,那么将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故宫疑案》 阎崇年 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学习传统文化,解雇故宫疑案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苏若瑶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为故宫建成六百年献礼,推出了其“故宫系列”图书的收官之作——《故宫疑案》。《故宫疑案》是大环套小环,共100多组故事,环环相扣,内容上做到了高度聚焦,深度凝结。如读者关心的“九子夺嫡”案,阎老师以介绍皇子胤禛为开篇,分析了他的性情特点和做人做事的原则方法,进而对“继位十说”展开了详尽的分析,最后以“欲盖弥彰”为中心,探寻了雍正帝继位一事的来龙去脉。内容紧密,丝丝入扣。
故宫六百年!能够把故宫的故事说得好,说得引人入胜的,我觉得排第一的那就是阎崇年老师。《故宫疑案》,听这个名字就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关于故宫的那些神秘故事。
康熙、雍正、乾隆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三位大帝,但是他们大多数是继承了华夏的历史遗产,清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最辉煌的时代,汉室天下,大唐遗留,以及明朝的外交,造就了辉煌的清朝。封建王朝立长子为太子是一直的传统,但是雍正排行老四,有老大、老八,以及十三皇子和十八皇子的威胁,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是太平盛世,依旧人才辈出,雍正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帝王气息,在明面上的作为和不作为,对于康熙来说,雍正是一个十分有作为的人,也是一个极度存在野心的一个人。因此康熙对雍正的评价一直不高,却暗自激发了雍正的背后势力,一举夺帝,九子夺嫡,是一个历史疑案,没有人知道完全的事实,但是雍正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许嘉璐 著,中华书局
吾辈任重而道远
中译出版社 张旭
刚拿到《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这本书有点沉重,书的分量自不用说,但说题目就让我感到了身上的担当和沉甸甸的使命感,作者许嘉璐开篇讲:“我并不从事文化某个门类的研究,而是研究古代汉语的。但是现实的刺激,又逼迫我不得不去思考文化问题。”文化——这个定义描述宽泛却不得不思考的东西,或许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困惑的原因。
许老认为我们的“两个传统”(传统文化和近现代传统)被西方剩余资本、基数、产品的大量涌入强烈冲击,造成了价值观的迷失、生活目标的迷茫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他认为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是:底层嘶哑、中层彷徨、表层无属、俗而无章、高雅孤芳、亚者乏力。对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
在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上,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段话:“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并不是指13亿人都明白有关文化的道理,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对同一件事情有同样的理性思考呢?文化自觉主要还是由知识界,特别是学校系统深思文化问题,形成共识,并把这种自觉向全社会扩散。”我们青年人,特别是身处出版界的新文化传播者,理所应该是生力军、排头兵,应该本着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从历史维度看,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从个人角度看,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点东西。
《围城》 钱锺书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走出围城方得自由
北京中版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李军娅
读小说《围城》,初步对钱钟书先生用笔之妙,刻画人物语言及内心之纯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纵然我未曾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却也已经被带入书中人物的世界。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这番话借助主人公方鸿渐之口在书中多次出现,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在方鸿渐这个人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人生大起大落,情感也跌宕起伏。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有的抱怨。
钱钟书在讽刺人物和时局的同时,也在揭露人性。即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形形色色的通病在主人公方鸿渐身上表露无遗:没有清楚的认识和准确定位,盲目的人生而没有方向,更是人物的无奈,时代、社会、家庭都在一步步推着他朝既定的方向走,最终结局也许是一种必然。
回到现实,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生活中处处都面对着“围城”,总是羡慕自己得不到的,纠结随处都在。但怎样做出正确的、理性的选择?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后悔?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及与之相应的目标,向着目标一往无前,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才能不羡慕他人。而对于既定的事实,也应该学会接受、适应,对于无法适应的,则要做出积极的改变。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一味抱怨,做出消极的应对,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