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疼》,陈希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定价39.00元
诚如《我疼》的“序”里,著名评论家李敬泽所说:“陈希我从来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小说家,他根本不能指望人们喜欢他或者爱他……我也不喜欢他。”因为陈希我的作品总是在粗暴地冒犯众人看似平静的生活。生活太过乏味,也许只有疼痛才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存在。生理的疼让我们自知活着,而由生理的疼开启的精神之悲才是生活的永恒。抱着这样的想法细细品读体会《我疼》中的各种疼痛,殊不知疼痛如此汹涌,四处弥漫,让你无处可逃,也让你阅读后开始思考是面对还是逃避。
《我疼》包含九个故事,每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挣扎在人伦关系中,挣扎在疼痛中。在第一个故事里,女儿为了不失态,忍受疼痛,维持着作为子女该有的姿态。她的父亲也竭力维持,当个标准的父亲,直到女儿被折磨得实在难以忍受了,违纪给女儿开了杜冷丁。人生本来残酷,但在这残酷之下,却要保持伦常,这实在太辛苦了。但“疼”可以成就一种的骄傲,此篇中的“我”骄傲的回应到:“可是,你们不懂得疼!”不懂疼的人生就是轻飘飘的人生,这种生命的存在感何在?
2016年冬,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读的《母亲》这一篇,刚好我母亲打来电话,不停叮嘱,注意安全,吃好喝好休息好等等,彼时心情尤为复杂,久久不能释怀。我的母亲身体也不是太好,要经常吃药,甚至住院。书里加速了我终将面对的问题,当我们所爱的人饱受病痛折磨生不如死弥留之际,我们如何作为?救还是不救?《母亲》中的母亲经历多次抢救,作为子女,只看到母亲一次次活了下来,却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被病痛折腾得求死不得。所以当母亲拒绝治疗,放弃生命时,作为子女,坚决反对。那是母亲,不可能不救,这是基本伦理。于是纵然知道母亲痛苦,且已不治,但谁都不敢开口说放弃治疗。孝顺的女儿把挣扎的母亲绑在床上,眼看着她痛苦、疯癫、失去尊严,也不给她松绑。这些所谓孝顺的女儿为了自己的伦理准则,不惜粗暴对待母亲,“你别鬼哭鬼嚎的,号什么!”老而不死,是为禽兽,对于子女的不看重,母亲也是恶言相向,“到你死时,你也来受一受这痛!”母女之间的爱在久病的床榻前悄然逝去,这是在维护伦理,还是在毁灭伦理?这疼像刀子一样直划在心头,如果是我的母亲,我该怎么办?生活中一些无形的“必须”逼着人们去经历此番人伦之痛,对错无从说起,疼痛更是无从说起。
其余的文章也都让人读得心慌,陈希我的书写让疼感犹如蚂蚁噬心。《又见小芳》写有钱女人的疼,《绑住我》是丈夫和妻子的疼;《罪恶》写民族的疼,人们只会相互仇恨,却从不想让罪恶到我为止;《飞机》揭示底层的存在之痛,直抵人的怜悯之心;《风吕》写国人移民日本的耻感,更写婚姻中的背叛和厮守;《欢乐英雄》写诗人的疼,令人难受至绝望,可是我们却又要惊叹它确实揭示了文学为何会疼以及疼在哪里;《上邪》写虚伪,故事叙述人一直在挖掘叶赛宁自杀的原因,其实是对“爱”意味着什么的挖掘,它把现代人的心挖得拔凉拔凉!
人人都渴慕幸福,希望生活没有疼,可我们真的能够撇开疼享受绝对的幸福吗?绝对的幸福就意味着生活里没有疼痛?其实,幸福虽然只是瞬间,也值得追逐,而疼即使不可以避免,我们也必须去正视它,真实的去感受和思考它。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疼痛,缺少的,只是对疼痛的深入审视、思考和咀嚼!
阅读陈希我的《我疼》,就是感受难安和疼痛的过程,它逼着我们去面对病痛、丑陋、麻木、仇恨、底层、背叛、炎凉的世态、虚伪,让我们在感受这盛行于生活的种种的疼痛中变得有感觉起来,从而感受生命真实的存在。不沉溺于疼中,愿意疼中思考,会提醒着我们面对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灵魂。感受疼是成长,也是勇敢面对生活的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