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省》,龙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35.00元
作为面向未来的小说体裁,科幻小说更多是展示未来的101种可能性,而未来就在这101种可能性之中——但也可能在其之外。《地球省》是著名作家龙一涉足科幻的处女作,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特情+科幻作品。刘慈欣在序言中说它是一颗滋味浓郁的怪味豆,是为确评。《地球省》在文学技巧上的高度是无庸置疑的,相信科幻作家们从中会学到不少东西。
《地球省》是著名作家龙一涉足科幻的处女作,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特情+科幻作品。我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来阅读它,更是有着独特的阅读体验:最初的陌生感,新奇,直到惊艳。作者笔力雄健流畅,想象力汪洋恣肆,信步畅游于历史、幻想与现实之中,举重若轻,构建了一个完全架空但却十分质感、细节栩栩如生的社会,一个荒悖的、无厘头的、哈哈镜般扭曲的高科技社会,偏偏又浸透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世俗百态。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序言中说它是一颗滋味浓郁的怪味豆,是为确评。作者尤其擅于刻画人物,小说中无论颟顸皇帝、野心大臣、跋扈的外星太上皇、具有“小人智慧”的太监;还是社会底层的警察、妓女、黑道枭雄、黑市医生,个个跃然纸上,而这恰恰是很多科幻作家不大擅长或者不够重视的地方。《地球省》在文学技巧上的高度是无庸置疑的,相信科幻作家们从中会学到不少东西。
也许是由于基因上的相似,科幻作品中常常含有间谍小说、侦探小说、推理小说的成分(拙作即是如此),但这类作品大多是以科幻为“骨”而以惊险为“皮”,惊险小说的手法只是作者烘托科幻构思的手段或佐料,因而在“惊险”这个领域常常放不开手脚。而《地球省》则更多是以“惊险”为骨,作者把更多精力用在惊险氛围的营造上。阅读《地球省》就如一次无休止的过山车,剧情常常有惊人的翻转,读者自始至终得屏着气息,注意力稍有放松就追不上作品的节奏。今天的读者其实是很难伺候的,作者的才力稍有不逮读者就不会买账,但在阅读这部作品时,相信脑洞再大的读者也追不上作者的脑洞。
科幻作品的一个优势是可以自由设置背景,因而可以设置得非常极端,从而最大限度地凸显人物,浓缩情节。《地球省》作为一部特情+科幻的作品,充分地发挥了这种优势。在作品中,地下世界的人物到45岁就要“依法死亡”,因而主人公警察乔伍德的生命已经开始了倒计时。小说中还有一个独特的设定是其它任何科幻作品中所没有的:地上世界的高等人生活在严酷的污染环境中,吃着难以下咽的食物;反倒是地下世界的下等人美食美馔,只是到45岁必须依法死亡——此后主人公才知道,原来“依法死亡”还不是悲剧的终结,因为地下人只是地上阶层为外星人精心饲养的“地羊”,所谓的死亡只是被屠宰的开始!类似的极端背景在小说中比比皆是,它逼迫着读者,紧紧跟着主人公的生存倒计时的滴答声,在地狱和炼狱中仓皇逃命,因而给读者以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
不过这种“自由设置背景”的优势对特情小说(间谍、侦探、推理小说)来是一把双刃剑。在一般惊险小说中,最高级的博弈是智力上的博弈,它表面上是小说中警与匪、正派与反派之间的博弈,而本质上是作者和读者的博弈。当作者有才力把读者引入重重迷宫、让他们屏着气息走完全程,然后给出一个完全意料之外但绝对是情理之中的结尾时,作者就战胜了读者,收获了读者衷心的景仰,正如本书作者、东野圭吾等人过去做到的那样。在这种智力博弈中有一个默认的规则,那就是:作者不是神,不具超自然力,他与读者的博弈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但在可以“自由设置背景”的特情+科幻小说中,作者虽不是自然之神但可以是技术之神,可以具有等同于魔法的高科技,他和读者不再平等,因而难免影响读者的代入感。本书中有一个情节:首辅大臣精心组织了对皇帝的暗杀,剧情几次大反转之后,最后是首辅大臣(替身)被砍下的、作为战利品献于陛前的一条手臂射出液体,杀死了帝皇。看到此处,读者肯定会为作者的脑洞大开而鼓掌叫绝——但它不再是平等地位上的智力博弈,难免影响到读者的代入感。
一般来说,科幻小说不担负“预测”功能,尤其是在社会方面的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可预测的。当它处于线性发展阶段时尚可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但长期的线性发展之后肯定会有阶跃、质变、范式转移,而阶跃之后的世界无法依靠此前的线性数据作出准确的预测,理论上也不行。所以,作为面向未来的小说体裁,科幻小说更多是展示未来的101种可能性,而未来就在这101种可能性之中——但也可能在其之外。可叹的是,在这101种可能的未来中,《地球省》选取了最黑暗最诛心的一种。我在阅读过程中不免感叹:作者得具有何等铁石心肠,才能营造出本书中那样血腥的、质感强烈的细节!刚才说过,地下人类是地上阶层为外星主人圈养的肉羊,小说中如数家珍地列出众多人肉美味:九转大肠、夫妻肺片、玛瑙皮冻、糖醋小肋排、椒麻羊耳丝,爆腰花、烧烩脑仁、肚丝烂蒜、清汤肝泥、酸沙黄喉、拔丝羊眼……《地球省》是一部黑暗集大成,把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卑劣最无耻的材料集中在一起,做成一盘满汉全席: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的、欧洲中世纪的、纳粹时代的、文革时代的、当代国际版本的。在这个社会中,钱是一神教中的唯一神,而私欲、背叛等恶德恶行充斥天地。我作为一个思想比较传统的古稀老人,不相信人类社会会有这样的未来,更不希望它会出现——但也没人能断言它就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科幻般的高科技已经降临人间,互联网、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它们都能千百倍地放大人性,无论是人性中的恶,抑或是善,甚至,也许到某一天它们能主导人性。作者把这种最黑暗的未来血淋淋地拎出来向读者展示,是让人类对此有所震动,有所警惕,从而尽量避免它的到来,所以,作者的铁石心肠实际是菩萨心肠慈悲胸怀。而在本书,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中,最终也有几个卑劣小人物的友情和爱情从污泥浊水中渐渐抽头、生长,给小说带来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