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故事讲述九重人格

  • 发布日期:2017-11-30 作者:李宁新闻来源:城市快报

2017年3月,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推出了他的新作《第十年的情人节》。小说集一推出即获得如潮好评,令国内的很多推理迷翘首盼望。近日,这部小说集的独家授权中文版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出版。

东野圭吾是一位高产的作家,《第十年的情人节》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在这部小说集中,东野圭吾以当下日本社会常见的风俗、习惯为故事的出发点,以推理写情感、情感推动推理的强健笔力,展示了人与命运的精彩搏斗,揭示了日本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实际上,在东野圭吾庞大的粉丝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是推理小说迷。对于这部分读者来说,东野圭吾吸引他们的,是其作品所刻画的人性,包括人性之善和人性之恶

东野圭吾刚出道时,其作品风格为传统的“本格派”推理。这是一种逻辑至上的推理方式,以解开谜题为中心,其诡异的情节随着推理的过程而展开。密室杀人和孤岛杀人是这一流派小说家常用的桥段。

在日本,作家江户川乱步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风靡世界的漫画《名侦探柯南》中主人公“江户川柯南”,即是在向这位前辈致敬。

东野圭吾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做是“本格派”小说,以悬念和巧妙的情节来吸引人。如他的处女作《放学后》,便是他本格派推理的代表作品。凭借这部作品,东野圭吾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这是每个推理写作的新人都梦寐以求获得的奖项。之后,东野圭吾声名鹊起。

很多评论认为,东野圭吾创作本格派推理小说,止于《名侦探的守则》《名侦探的诅咒》这两部作品。在此之前,他创作的《侦探伽利略》是比较典型的本格派推理小说。

《名侦探的守则》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在这部作品中,东野圭吾以幽默讽刺的口吻,解构本格派推理小说创作模式,将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等人们历来耳熟能详的诡计与作案手法彻底颠覆。有读者评论说,这本书对本格派推理套路的讽刺,很像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对骑士小说的讽刺。

根据东野圭吾自己所说,他写这部作品,是想让读者大吃一惊,“年轻的我们,重复过去的大师们历经思考所编织的各种诡计与模式,真的有意义吗?就创作者来说,是否是一种投机取巧?”

那之后,东野圭吾的作品开始融入更多对于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偏向了所谓的社会派风格。

日本推理小说社会派风格的开创者为松本清张。他和本格派推理的代表人物江户川乱步为同时代的人,但比江户川成名晚,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他的作品不再设置过多的悬念,也不再将解谜当做核心,而是着重于案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犯罪人的心理,展现生活的残酷与矛盾,揭示人内心深处的复杂与悲哀。这也正是东野圭吾后期小说的风格。

在东野圭吾的新作《第十年的情人节》中,其小说的社会性分外明显。小说集中的9篇作品全都一开篇就引人入胜,笔触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聚焦于当下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

如《正月的决意》讲述绝望的小工厂主夫妇的新年奇遇,《第十年的情人节》讲述情人十年后重逢却各怀心机,《今夜一个人过女儿节》讲述舍不得嫁女儿的父亲在玩偶中发现过世妻子的智慧,《为你的眼眸干杯》讲述眼眸如何泄露犯人的身份,《出租宝贝》讲述都市单身女性与机器婴儿共度假期,《摔坏的手表》讲述思虑过多的犯人如何失算,《蓝宝石的奇迹》讲述珍贵猫咪与少女的情缘,《圣诞谜案》讲述知名女编剧的复仇,《水晶念珠》讲述父爱的深沉伟大……

9个故事,9重人性,每一重又有多层棱镜,既有惊心动魄的人性剧场,又有激动人心的意外反转,折射出复杂多变的人性魅力。

如在《为你的眼眸干杯》一篇中,主人公“我”多日流连于赛马场,在人们眼中是无所事事想一夜暴富的好赌者。“我”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桃佳,因为对动漫的共同爱好而频频约会。桃佳一直戴着放大黑眼球效果的隐形眼镜,在“我”看来,是可以打满分的动漫妆容。“我”对桃佳动了真心,预感到“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

约会中,桃佳不愿意提家人,“我”便小心翼翼地避开一切可能让她不快的话题,一心盼着爱情能够瓜熟蒂落。几次约会后,“我”向桃佳表达了爱意,桃佳却认为“我”只是把她当成了动漫中的主人公。为了让“我”醒来,桃佳第一次摘下了隐形眼镜。接下来的情节,东野圭吾用他一贯简练的语言写道:

我没法动弹,也说不出话来,觉得有生以来第一次那么吃惊,确实有一种如梦初醒,回到现实的感觉。

这一次,是她朝我走近一步:“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打击太大,幻灭到头脑不听使唤的程度了?你就说句话吧。”

我注视着桃佳的眼睛,做了个深呼吸,这才终于觉得可以动弹。我抓住她的双手。

“干吗?”她满脸诧异。

“认识你真的很幸运。你……你就是我找了好久的人!”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是你在做梦。”她努力想要挣脱,但我就是不松手。

“我有话要问你。”我对她说。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肯定不是东野圭吾的风格。原来,“我”的真实身份是警视厅搜查共助科的一名警察,专门负责根据通缉犯的照片进行搜寻工作,平时在人群密集处寻找通缉犯。

“我们”记忆的重点是眼睛,因为“即使年纪大了、胖了、瘦了,甚至做过整形手术,只有眼睛的间隔、大小、颜色等特征永远不会改变”。

桃佳是一名通缉犯,做过大的整形手术,几乎把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甚至用隐形眼镜来改变眼睛的特征。然而,对“我”的诚意让她摘下了隐形眼镜,从而暴露了自己……

东野圭吾作品中的况味,就是这样复杂难言。正因为这样,才值得细细品味,才对很多的非推理小说迷也有吸引力。

东野圭吾作品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对人性的刻画上,有时,那种刻画真实到让人觉得残酷。在很多小说中,看一眼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是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很多时候难以用“好人”或者“坏人”去为一个人下定义

比如《白夜行》中的亮司和雪穗,他们的恶行令人愤慨,然而追究这一切的根源时,却又忍不住对他们报以同情。即使是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读者也存在不同的解读。于是,一直有人在问,他们真的相爱吗?还是只是互相利用?

再如《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一个有着天才头脑的数学家,他残酷到为了掩饰罪行而以残忍的手段杀害无辜,却又爱得那样纯粹和炽烈……

在东野圭吾的意识中,每个人都有多面性,这种多面性构成了对事件的多重解读,也成就了他小说的复杂况味。虽然东野圭吾曾经讽刺过本格派的推理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东野圭吾的小说缺少悬念。恰恰相反,东野圭吾的小说总有着出乎读者预料的结局,而这种出乎意料,往往是靠剧情的反转来实现的。

比如在这本书的开篇故事《正月的决议》中,达之、康代一对老夫妇在正月初一到神社做新年第一拜,看到了被打晕后倒在路上的镇长。在警方的调查过程中,夫妻俩看到了镇长和教育部长道貌岸然的本质以及警察的玩忽职守。

与传统推理小说不同,这部小说最出人意料之处并非“凶手是谁”,甚至不是凶手为什么行凶,而是这对夫妻原本打算拜完就自杀——他们因工作的工厂倒闭而失去了收入来源,再加上欠债,觉得生无可恋——然而,见到“活得那么随便的人都可以那么威风,那么愚蠢的人都可以做镇长、教育部长、警察署长”之后,夫妻俩觉得:“相比之下,那么认真地做人的我们为什么要死?这太不合理,太傻了!”绝境中,希望竟由此而起,让人唏嘘,感叹生活的残酷与无常,绝望与希望。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