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好书评 引领好阅读

首届深港两地文学作品书评征文结出硕果

  • 发布日期:2017-07-18 新闻来源:深圳晚报

备受深港两地文学爱好者关注的“首届深港两地文学作品书评征文”大赛,于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结出硕果。 深圳作者丁时照的书评《与天地精神往来》,香港作者梁科庆的书评《香港的运动小说创作》分获征文大赛的两个一等奖。贺绍俊、李云龙、杨点墨获得二等奖,霁然、赖佛花、傅红芬获得三等奖。另有朱永富等10人获得优秀奖,《莲花山》编辑部等3个组织获得优秀组织奖。

本次活动总策划南翔介绍,自2017年3月至5月,大赛共收到深圳、香港和内地作者参赛作品130余篇,书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所选两地文学作品也千姿百态,体现了审美的多元化。深港两地紧密相连,历史、风俗、经济、文学与文化等方面,渊源与共,相互渗透。自香港回归以来,两地互补合作、比翼腾飞的局面进入新纪元。令人振奋的是,“首届深港两地文学作品书评征文”大赛,将成为涵盖两城的常设性与权威性书评赛事,为深港两地文学与文化的长远合作,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本报编辑部精选了三篇获奖书评,透过这些书评,我们能够读出参评书评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编者

上海记忆难以消褪

重读吴正《上海人》

傅红芬(香港)

w7r8nbkn

《上海人》 (香港)吴正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1月出版

吴正的长篇小说《上海人》讲述书香门第出身的上海青年李正之由于历史原因,与上世纪六十年代赴港发展的父母分隔两地十六年,终于在1977年获得通行证前往团聚。小说开篇就从这个对个人家国都具历史转折意义的1977年隆冬讲起。伴随着正之的叙述和回忆,包括其赴港后身在香港回望上海故土的独特视角,让读者与主人公一同穿梭沪港两地,既呈现出改革开放前上海的生活情景与人文气息,亦带出大时代下普通人的情感纠葛及背后的历史追问。

《上海人》中主人公李正之身上显然带着鲜明的作者烙印。1978年作者恰逢而立之年,终于和母亲获批前往香港定居,与在港经商却已分隔十六年的父亲团聚。从此吴正由上海人变身为香港人。在香港打拼的吴正发现自己虽远离了政治运动频繁的内地社会,却又一次被经济社会重挫,心无所依!虽然子承父业,经商多年,靠自己在上海自学的英文在香港成功立足,终于打造出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吴正始终放不下自小热爱的文学创作。有一段时间,他说自己所有口袋里全是各种随身小纸片,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诗歌,散文,灵感突袭而来的字句,宛如一枝一叶,是葳蕤词章的蓄势与集结。

除了《上海人》,吴正还有一本传世之作《长夜半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港版又名《立交人生》,香港日月出版公司,2004),是不折不扣的文学巨著,全书同样围绕沪港双城四位男女主人公展开故事。却并不以情节为重,它是以充满灵动艺术气质的场景白描、心理刻画、哲理思索见长,且是站在人类人性之高度的夤缘思索。值此消费时代,或少有作家如此用心打磨小说了。确切地说,吴正不是在用笔书写,是一个老艺人,晨昏不辨,宠辱不惊、呕心沥血地沉潜、打磨与镌刻掌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一切都是那么恬淡本真,却又风云激荡。

1977年12月,小说主人公李正之第一次从罗湖进入香港前后的那一段,正是差不多我于2004年、2005年两次来港的路程。不知为何,我当年就是喜欢乘坐火车,沪港直通车满足了我可以带多点行李,却又暗暗企盼火车永远朝前走不要停的童年时代就生出的痴傻念头。至今记得2005年7月28日下午,我带着六岁的儿子从上海新客站出发,29日下午抵达九龙,与已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一年的先生团聚。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儿子在卧铺开心得上蹿下跳,而我却怀着迷茫之心经过了《上海人》中写到的樟木头、石龙、深圳、海关边检……转瞬从罗湖抵达了红磡。人生之旅,岂止在作品中跌宕,更在现实中彷徨。2008年10月之后,我在香港的第一份工,又是在《上海人》中反复提到的李正之抵港后生活的北角一带。老天,人生场景与阅读经验的某种转换与相契,令我感慨和震动,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在终极意义上是否就是相通的?!兜着一个个首尾相接之圆圈,从终点到起点,起点又回到终点?这些,绝不是我在大学时代看《上海人》会有的感觉。阅读体验只有叠加生活亲历,才更有绵软而深厚的质地。信然!

重读《上海人》,谈到心灵与情感的冲击,如今最让我铭心刻骨的,已不是正之、晓冬、乐美三个年轻人的情感纠葛,却是父子亲人间夹肌沦髓的爱。尤其是主人公李正之的父亲李圣清对正之从起初的误解偏见到一点一滴的理解,刀笔如刻,入木三分。这不仅是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一个人格对另一个人格在平等层面的深刻体恤与理解,亦是对一个隔膜了二十年的中国内地社会与时代的理解,从表象到深层,从眼前到过往,从溪流沟壑到江海崇岭

读到父子养和医院诀别那刻,我回忆起自己九年前与母亲上海诀别的艰难时刻,如此相似,感同身受,那一刻,犹如天崩地裂,心口阵阵发痛。当读到下面这段话时,我耳边惊起的是2008年5月24日我和姐姐几乎同时的哭喊:妈妈没走,她还在呼吸,肚皮还在动啊!

“就当一切人,包括那位穿白长褂医生的精神,也不得不被正之的那一番手舞足蹈的演辞所牢牢地吸引在了那张死灰色的脸上时,李老先生那一双自自然然合盖着的眼睑突然猛地抽搐了几下!这决不是正之的幻觉,因为在他的背后,在几秒钟惊愕的寂静之后,他感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朝着床上的那具躯体扑了过来的。”

如此充满张力却依旧理性克制的描写是吴正作品的主要基调。我想抑或缘于作家自青春时代就热爱诗歌,追求文字美学,故而在他的作品中,鲜见粗糙,多为精雅自然、浑然天成,正如沙叶新曾予以的评价“《上海人》是诗与小说的完美结合。”

合上厚厚一帙《上海人》,我仍沐浴在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情动于衷,不能自已。而香港与上海,已是人到中年的我心灵版图中再难割舍的双城!

难以想象,1998年12月20号,妈妈眼里那个怀着六个月身孕却还蹦蹦跳跳从虹桥机场奔向美国的我,再没有长时间在上海生活的记忆了。幸欤不幸?人生长河,这一刻我只想念上海。只想看到更多与上海的历史与人性相关的文字。

生命困厄几芳菲

读李兰妮《旷野无人》有感

潇潇

未标题-1

《旷野无人》 李兰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在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的当下,央视夜晚一档较有深度的节目——《开讲啦》为我情有独钟。此节目首创青年电视公开课的形式,每期邀请一位演讲嘉宾,分享他(她)们对于生活与生命的感悟,很偶然看到了深圳作家李兰妮的演讲。

随后,我阅读了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这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次出版。扉页并无作者任何社会职务和个人成就的介绍。可见,对于此时的她来讲:生已无欢,死又何惧?带着沉沉病体苟活于尘世,她已把出身、学历、头衔及成就都搁置了,卑微到只是一个纯粹的患者,只希望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病情和心声。

这本沉重的自传由82篇“认知日记”+“随笔”+“链接”+“补白”结构的四部分文字组成。里面囊括了作者在患病几年中的日记、病历及治疗过程、读书感受、生活观察感悟,从中也抛物线一般引出作者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

作者出生在军人之家,自5岁时跟随父母在荒无人烟的军事要塞内伶仃岛驻守,度过了苍凉而孤独的童年生活。10岁那年“文革”发动,一天被老师告知:她父母因执行任务已离开要塞,她被寄养在父亲的同乡家。没有预兆,没有告别,顿时寄人篱下,孤独与思念成了日课。她想念妈妈身上的檀香皂味,洗澡时忍不住偷用了寄养家庭的香皂,引起两个女儿的争吵而自责退出。小小年纪,便开始了住校的生活。在那片雷霆万钧、红浪翻腾、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年代,又目睹了老师被赶出教室,被唾骂揪斗的场景。她不能理解和接受,但不理解也要生吞活剥地理解,不接受也要无可奈何地接受。过早的独立生活,让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孤立无助亦无援,在她幼小的心灵已无可避免地埋下了抑郁的种子。

作者11岁回到父母身边,却再也无法感受原来母亲身上的温情。作者的母亲受“地主家出身”的影响,也有心理障碍,母亲年轻时因胃病辞职,“文革”时当了几年家属之后重新参加工作却失去了离休的资格。从此,母亲习惯于躲藏在“病人”身份的背后,也不愿正视自己的失误和不满。自小李兰妮和弟弟就要照顾母亲的情绪,全家人都要迁就母亲。一个人成长史也可以是整个民族的多难的侧影。作者的表述既有独特性又有代表性,人性被压制,个性被摧残。她就像在荒野中一根拼命向上攀援的藤蔓,虽顽强生长,却难以得到阳光照射,几乎艰于呼吸。

作者是军营里长大的孩子,所受的熏陶是“人在阵地在”,一句话,不怕死!14岁因静脉血管瘤第一次做手术,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只为医生夸了一句“你真勇敢”!便没有掉过一滴泪。手术后没拆线,独自拦车回到几百里地以外的家。此后,生病住院如影随形。17岁在广州部队医院一住半年,从国庆到春节,父母在粤北音讯全无。在中山医院住院时,病房就在医院太平间斜对面,惯看了活人哭死人,近距离感受死亡和生命的脆弱。夜深人静时,她悲从心头涌起,自己要是今晚死了,真的没有人哭,父母在哪里,想过她吗?很多人哭时会喊“妈妈”,她哭不出来,也不知道要找谁哭。在最需要父母呵护、家庭温暖的年纪,爱却缺失、扭曲与异化了,作者无所信仰,无所适从,无从言说。

时光推进到1988年12月,作者患右甲状腺癌做了全切除术。当时省医院的内分泌专家,发现她是严重的甲低,医生就跟她讲:看来你是治不好了,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工作了。也上不了大学,即使考上了,也不可能学下来。不甘于医生宣判的“无期徒刑”,作者投入了文学的怀抱,并参加了青年文学培训班,硬着头皮交了一篇稿子上去。结果那个短篇小说不但发了,还获了当年广东省的新人新作奖,好运如梅雨天之后的阳光,璀璨得令人目眩。

正当李兰妮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向前奔跑,志得意满,待要伸张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忽然消瘦下来。疲倦整日袭扰,低烧,咳嗽。她太累了,太拼了,她想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1998年12月发现癌细胞转移,再次入院手术。2000年2月右甲状腺癌及颈部淋巴清扫手术及化疗,她不得不又住院。不想增添亲人的负担,而拒绝家属陪夜,以致术后半夜饿得厉害,掰了一块饼干吞下,却卡在气管差点送命。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人,这样一个总是为别人考虑的人。面对苦难,面对重疾,可以强忍不哭泣,那种无日无之的剧痛却令她一再希望与自己的躯体告别,一了百了。

如地火集聚的负能量,终于成全了抑郁这只怪兽在她体内的阴险沉积。2002年底反复失眠抑郁症状明显,2003年春节确诊为抑郁症,自杀意欲十分强烈,立马写下遗嘱。

精神与身体在拉锯战啊,一战就是十几二十年。李兰妮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使命的。她得了癌,又得了抑郁症,却总无法告别,于是她写下来,记下来,既为解脱,也为警醒后来者。她在本书中的身份也在“抑郁症病人”+“文学作家”+“医学研究者”+“生活观察者”中多棱面地一次次叠加。掩卷之后,相信任何读者都会做出判断:此书并非纯粹的文学作品,此乃一个癌症加抑郁症患者劫后余生的斑斑镜像,堪称披肝沥胆之作。

精金百炼,李兰妮承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但她仍感恩命运的馈赠。

如此百折不挠,勉力前行,让我由衷生出敬意的同时,对她尚在孕育、蓄势待发的新作心存厚望。但更想道一句:山高水长,一路珍重!

在旷野中回望与低吟

读孙重人《荒野行吟》有感

杨点墨

未标题-2

《荒野行吟 美国自然 文学之旅》 孙重人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7年3月出版

读罢孙重人的文集《荒野行吟 美国自然文学之旅》,转动一下僵硬的脖子,才惊觉自己保持着一个姿势沉浸在书中倏忽过了两三个小时。掩卷冥思,耳边似乎听到了从遥远的旷野中,传来的一声声深情的低吟。

孙重人是从深圳这个充满朝气的现代化城市走出来的一个旅者,一个生活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的“自然真义”的追随者。《荒野行吟》是孙重人多年浸淫于自然文学、博物学和生态环境研究,于2014年历时月余,穿越美国几十个州,深入十几个国家公园和纪念地之后,厚积薄发的一篇扛鼎力作。尽管本书成书于游历美国之后,但绝非一部单纯的旅游札记。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述:《荒野行吟》的本意是敬畏自然,遵从自然规律,并非是对美国自然文学的研究之作,而是我跟随这些前辈,走进大自然,所进行的一次回望、行思的文学之旅。

作者在四辑共计四十篇文章里,较为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了爱默生,亨利·梭罗,惠特曼,约翰·巴勒斯等三十余位美国自然文学大师,以及《自然论》《瓦尔登湖》等四十余篇传世之作。除了介绍这些大师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活年代及其作品的社会与文学价值外,作者也在叙述中引入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使得这部作品更显鲜活丰满,思想性和可读性俱佳。

《荒野行吟》在写作立意上具有非常高的起点,整部作品四辑四十节采用温婉抒情、满怀敬意的文字,介绍了前辈大师们的作品成就。但更多的笔墨则聚焦于这些前辈大师们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和社会贡献。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那些自然文学大师们并不是一群寄情山水,玩风弄月的文人骚客,他们对大自然的眷恋和热爱,既体现了巨大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更体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大师们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胆勇气。

一部好书,必能使读者有所触动,《荒野行吟》就是这样一部使读者产生感怀的好书,它让读者在阅读之余,油然感怀大师前辈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从而以更崭新的视角更全面地认识自然文学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荒野行吟》读来并非像书名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这是一部并不轻松的作品,作者孙重人作为一位从深圳走来的行者,一位博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在书中可谓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了他对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如何和谐共存的思考与探索。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几十年前,香港人观山野,得攀上新界的山遥望深圳梧桐山。如今,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深圳人攀上高楼,看香港那边的田园风光。自然与人类的未来何去何从,我无法作答,但我认同梭罗“在荒野中蕴藏着拯救人类的希望”这句话。

是的,人类作为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主宰者,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掌握了比以往更加强大的改造与掌控这个星球的能力,我们也曾经历过“人定胜天”的激情勃发的骚动岁月,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关系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这个课题依然严峻,依然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书中提到的人口问题,水资源问题,气候问题等等,就像书中第341页所采用的那张照片一样,那么直观地考验着人类的智慧。是的,我们在喧闹中生活久了,对喧闹习以为常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仔细思来,静谧似乎是渐行渐远的一种奢望了。但愿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静谧也是一种资源。当静谧重新回到人类身边,地球定会重焕美好。

孙重人在书中还有个有趣的动议:中国是熊猫的故乡,在经济发展,自身保护条件和水平提高后,建议政府终止熊猫的外租行为,让熊猫留在中国,留在那片只属于它们的横断山脉边缘的山林之中。孙先生的动议我百分之百附议。

《荒野行吟》是一本让人掩卷而思的好书,希望其他的读者看完之后,也有这样一种体会——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全身只有一种感觉,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