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新书对谈会在北京涵芬楼书店举行。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百家讲坛”《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主讲嘉宾、本书作者鲍鹏山先生,“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寇准》《司马光》主讲嘉宾赵冬梅女士出席活动,共同就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的丰富内涵与方式、文学史的书写与阅读鉴赏等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先生出席并致辞,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编辑鲍静静女士主持活动。
《中国人的心灵》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该书基于文学史书写,从文学活动出发关照作者与读者、典型人物与典型性格的发展与互动过程,回归与放大“人”的心灵世界,从而穿越时空,引起今人的广泛共鸣。在写作视角与行文特点上感性而灵动,有人说,读这部文学史“比读小说更精彩”。
陈小文副总编辑在致辞中评价,作者鲍鹏山教授在书中从具体作品的“点”讲到文学家一生的作品这条“线”,再讲到时代精神的“面”,从文学出发进入到哲学,也使这本最初以文学史面貌问世的书,多年后重版时“进化”成了一本哲学书,关注文学作品身后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心灵》作者鲍鹏山教授谈到他写作此书的初衷,是希望突破中文专业教材式的写法,把文学史写得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读,还要让中国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以及这些作家和作品在文学领域所表达出来的某种心灵的真实展现出来,通过一个民族的文学来感受这个民族的心灵。
罗振宇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阅读鲍教授作品的感受。他说,就像词之于李煜,鲍鹏生教授的文学史写作,同样是对规定情境下的规定语法表达的突破,而成为鲜活的个人化的抒发。这样的抒发并非易事,阅读时能真切感受到作者不达到体察每一个情境、每一个人的心态就不落笔的倔强劲儿。他认为鲍教授的写作难能可贵地实现了用线性的文字,给读者树状的知识结构,最后还原到网状的情境。
赵冬梅教授谈到中国文学史的写作范式,大部分都是板着面孔说话的。《中国人的心灵》一书很好地完成了个人的、鲜活的文学史创作。她认为鲍教授的写作建立在长期的文学史研究基础上,为其所滋养,在表述的时候回到了文学的本真,把读者带回到尽可能丰富生动的历史情境中去。
三位嘉宾的精彩对谈不时引发在场读者的阵阵掌声,读者们也以提问的方式回应嘉宾的观点,并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表达对中国文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