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北京大学从事17年的教学工作之后,我调到了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这期间,曾先后参与了《辞源》第二版、第三版修订工作,也参加了多部工具书的编写,编辑过多部词典、专著。因为重视学习,所以我在编辑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很大收获。商务印书馆对编辑要求很高,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放手让他们去干,因此,编辑开展工作也比较能发挥主动性。编辑必须不断地学习、广泛地学习,善于学习是编辑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编辑的职业素养,我认为主要还包括四方面。
业务能力
基本功要过硬,也要有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我参加编写过不少的辞书,收获最大的就是承担第三版《辞源》的定稿重任。虽然这个时候我已经快80岁了。但这却是我费力最多、发挥最好的项目。终审专家们提的意见都会汇集到我这里,有的能解决,有的我也解决不了,就查书,家里的书不够用,就坐公交车去图书馆的古籍部查。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觉得不需要这么费劲。但我认为这是编辑的职业操守,有问题一定要解决。
另外,编辑过硬的基本功还体现在知识面的广阔性上。历史知识、语言知识、天文知识等等,作为编辑,虽然不能每个领域都十分精通,但一定要不断扩展知识面。比如,在第三版《辞源》修订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错误。“三后”这个词也指三个君主,原来的释义有个义项说是指汉代的三个皇帝,宣、景、文。我觉得顺序不对。后来,查阅资料,就发现它指的是晋朝的三个皇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追封自己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分别为宣帝、景帝、文帝。在参加《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编辑工作时,我发现“气冲牛斗”释义有问题。原来的解释是怒气冲到牵牛星、北斗星,这是错误的。“牛斗”其实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我就要求编者改正过来。当编辑要发现错误不容易,编辑应该是杂家,知识面要广博。
编辑眼光
编辑视野要开拓,能够跟着时代发展考虑产品革新。1984年,我任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提出当时词典种类少,需要解放思想、开拓新的产品。但提议一开始遭到部分同事的反对。他们认为商务有《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就够了。我们就到各地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策划出版了包括《古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古今汉语词典》在内的多部词典。这些词典都取得了很好的双效。同时,商务印书馆还根据需求开发了一系列成语词典,其中,我参加审订的《新华成语词典》,当时印了100多万册,成为商务的畅销书。由此可见,当编辑思想要开阔,不能保守。不能只守着几本书,要根据读者需要,不断开拓新产品,保持活力。产品必须及时更新,这也是商务印书馆的特点,《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也不断修订。
品德修养
要有职业道德,淡泊名利。由我主编的《新华成语大词典》,编写工作前后历时8年。前期收集资料的工作就花费了1年以上。当时,电脑已经有资料库可借鉴,但我们还是做了很多手工卡片。编之前,先写试写稿,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大家思想统一后才正式编写。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编辑,不能光想着挣钱,必须严守辞书编辑流程,不能为了经济效益偷工减料,否则辞书质量必然受影响。
工作态度
要认真负责,高标准,严要求,要有耐心,有韧劲。《辞源》第三版修订的时候,大家都会用电脑,打字也快,但我们还是选择用最传统古朴的方法,坚持用手工的方法修订。复印第二版《辞源》,把词条剪下来,贴在A4纸上,制作成卡片,然后手写改正上面的错误。因为依靠电脑修改注意力容易分散,坚持手写是在培养大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包括主编也都是手写。
更重要的是,不要满足于当一个编辑匠,要当一个编辑家。有当编辑家的意识,你就会养成从宏观、微观等多方考虑问题的习惯。拿我编辑过的《中国字典词典概论》来说,这本书里举了很多古代字书词书的例子。如果我自己不了解这些书,就没办法和作者交流。所以,我做了很多前期准备,查阅资料,找到相关书籍来看。有了这些基础,我作为编辑提的修改意见就得到了作者的认可。如果自己不钻研、不做准备,可能就提不出来意见。所以,我认为优秀的编辑都应该是学问家、编辑家。
编辑能为出版品牌做什么?做调查、做规划、出点子、挑担子。任何选题都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前期调查很重要,这也就是编辑为什么需要有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的原因。编辑不能一直坐在办公室里,要打开思路,要多出去看看,做调查、参加学术会议等等。做调查之后,要敢于推陈出新,进行选题规划,为图书编辑出版工作贡献思路;还要敢于挑担子。《辞源》第三版修订的时候,商务的领导来劝说我承担终审工作,这个工作非常艰巨,还要承担很大责任。我很犹豫,最后还是答应了。好在修订工作圆满完成,我也算是华丽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