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
[英]朱莉娅·博伊德 向丽娟 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版 50.00元
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路,有一条长约1.6公里的小巷,这里曾经建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使馆,这里曾经见证了积贫积弱的中国近代外交的屈辱历史,也曾经见证了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的扬眉吐气,这里就是东交民巷。
起初,这里与外交并无关系,而且,这里也不叫“东交民巷”,因为这里是漕运地,所以被称为江米巷。明代,将原江米巷分为了东西两部分,东边的被称为东江米巷,并在东江米巷设立了鸿胪寺、会同馆,这条街巷便具有了外交的功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签订,外国公使开始入住东江米巷,随后这里逐渐成为列强竞相建立使馆的地方,《辛丑条约》签订后,这里更名为“使馆街”,在中方绘制的地图中,这里被正式称呼为“东交民巷”。这条街巷名称的演变,映照了中国外交的跌宕起伏。
英国人朱莉娅·博伊德女士以她特有的视角记录了这段历史,她的新作《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引进出版。该书描述了20世纪前半叶,居住和工作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人的日常点滴,从这些影响着中国外交走向的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了近代中国外交的影像。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作者所采用的大多数是从未发表过的资料和私人收藏。作者参考了曾任英国驻华公使蓝浦生的日记以及私人相册,参考了美国史迪威将军的家庭档案,还走访了许多当年生活在使馆区的外国人士的后代,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作者把这些珍贵资料中的许多文字和图片用在了本书中。这些一手资料支撑了作者还原出一个较为真实的东交民巷的外交影像。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总是能将微观叙事与重大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外交主场景。
在西方列强武力威胁下,就在距离紫禁城仅一路之隔的东交民巷建立了使馆区。在这个“国中之国”里,列强可以只遵守自己国家的法律,列强可以在使馆区驻军以保护在此居住的本国居民的安全,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有外交人员、教士、记者、医生、教师、艺术家,甚至还有流浪汉,这些外国人大多自恃高人一等,他们使唤着成批的中国仆人,他们是近代中国外交风云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朱莉娅·博伊德女士在书中记述了多个历史节点上的众生相,她尽力客观地记述这些历史场景。
清末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随着列强侵略程度的加深,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义和团进驻北京,并开始攻击外国使馆区。虽然此前列国各有自己的利益盘算,但是大难面前,列强还是团结在了一起,共同抵抗清军和义和团的攻击。朱莉娅·博伊德认为清廷内部意见的不统一和内部各种势力的较量,使得对于使馆区的攻击打打停停,为列强组织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烧杀抢掠,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灾难。朱莉娅·博伊德引用了多条可信材料,描述了这场灾难的惨绝人寰:“士兵的尸体零散地躺着,或是堆在一起,一潭潭死水池里,人和动物的腐尸散发出阵阵恶臭;一座被洗劫了数次的宅邸,现在连大门都倒在了废墟中”。
此后,东交民巷还见证了北伐战争、日本入侵、红军胜利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些历史事件相伴始终,东交民巷依然是中国外交的主秀场,各国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这里角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昂首挺胸的解放军列队经过东交民巷,列强在中国的特权不再,近代屈辱的外交史渐渐收尾了,此后,随着各国使馆的外迁,东交民巷的外交色彩也逐渐淡化了。
在朱莉娅·博伊德的笔下,在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总是有一些对中国的外交产生着影响的外国人,他们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要么匆忙闪过,不为人们所铭记,要么演出了精彩的剧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走向:莫理循、蓝浦生、埃德加·斯诺……他们作为个体,所做的事情都是点滴的,但是,他们的行为集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全影像。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命运也在历史的际会中沉浮,有时候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时候他们对于历史的走向也无能为力。巴黎和会后,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辞去了公使的职务,曾为中国利益奔走的莫理循也落寞地回到英国,在孤寂中终老一生……作者也正是希望能通过个体的这些点滴画像刻画出中国近代外交的万花筒。
读完书再去游览东交民巷,便有时光荏苒,物异人非之感。今天,走在这条街上,已没有了当年波谲云诡的外交风云,感受到的是崛起中的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东交民巷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往日的使馆建筑多数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没有了盛气凌人的“国中之国”气象,唯有建筑遗存静静地矗立在街道两旁,警示后人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