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著 李岩、王彦会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版/90.00元
在名家大师的笔下,用母语著书撰文,犹如仙女长舒广袖,而翻译外语著作,即使对精通该语种的翻译大师而言,也是桎梏缠身的艰难行进。因为在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都要力图避免信息的损失以及感情色彩的失真。晚清翻译大师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至今仍然是翻译工作中的基本标准。李岩和王彦会翻译的《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就反映出翻译工作的艰辛。
李希霍芬是晚清时代来华考察的德国地质学家。“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即出自于李希霍芬之创。长期以来,这个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相关的人物,在中文出版物上仅有片语介绍,而其撰写的大量著作,却未见有相应的汉译出版物。对于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而言,无疑是一个长期未能弥补的缺憾。造成这种缺憾的原因,是李希霍芬的著作篇幅比较宏大,更加之使用德文写作,因而要向中国读者完整地奉献这位历史人物的汉译著作,对译者和出版社编辑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在译者与责任编辑李建军、王希的通力合作下,这部日记纳入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编译丛刊”中,由商务印书馆于2016年6月出版,并被评为2016年度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之一。
细读此书,我们信服于这样一个事实——高水平的翻译质量正是该书得以跻身于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之列,并被学术界所关注。试举一例,该书中大量出现中国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但是这些专有名词,在当时并无统一的拉丁字母拼写标准,而李希霍芬是德国人,是用自己的母语——德语的拼写习惯来音译这些专有名词,如大连湾——Ta lië wan,秦始皇——Schi Hwang ti等。这些德语音译中国专有名词跟历史学者所比较熟悉的威妥玛拼写方式差别甚大。因此,要准确将这些名词回译成汉语,就不得不格外慎重。回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的专有名词较困难。因为,李希霍芬并不通晓汉语。他在日记中说,自己学了250个汉字后,就打发走了汉语老师。显然,凭着这些有限的汉字,是很难在短期内阅读理解浩繁如海的汉语文献,更遑论去听读差异甚大的各地方言了。
李希霍芬坦诚地说,自己曾多次请求中国人说得慢一点儿,讲得清楚一点,但是只能连蒙带猜地记录下近似的发音。可以说,这是李希霍芬生前留下的缺憾,也是对译者的巨大挑战。该日记是按照李希霍芬的旅程编排的,路线比较清晰,所以译者准确地将大多数地名回译成汉语,如Hwai ngan fu——淮安府,Tung liu——铜陵,Ngan lu fu——安陆府等,对于难于查考或可能记载有误的小地名,似渔沟(Yü Kóu)、魏庄(Hwei tschwang)等,也都用比较发音接近的汉字予以书写,并注明“音译”字样。这种存疑的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缺憾,更是对读者的一种负责,体现出译者和责任编辑的谨严。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这部书完全能够成为翻译近代德文文献的优秀范例。因为,这部书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准确回译中国专有名词,又如何以负责诚恳的态度向读者留下有待弥补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