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2016年第六期中版好书榜:与信仰对话 与历史相拥

本期中版好书榜有多部作品值得特别推荐,其中商务印书馆的《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是一部人类学家田野故事集。人类学家在从事各自专业方向的田野调查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个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带来了一种非常亲切的个体感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说《北鸢》甫一问世,即引来评论家们的关注。因其文笔的华美清雅、在情怀上对传统文化的薪火相承,以及在现代语境中对民国历史独具韵味的演绎,被誉为当今华语文学界“新古典主义小说的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的《我和草原动物朋友》《这是谁的脚印?》都是关注自然之作,前者是新生代动物小说作家黑鹤的首部纪实性文学作品,后者则聚焦生态环境与动物保护主题。作品从酝酿到成书,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亦凝结了众多科普工作者、生态保护人士的心血。

领略“草原之子”黑鹤温润的自然情怀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很多人喜欢称他为“草原之子”。黑鹤的作品既有豪气万丈的书写,也有温情脉脉的记录。黑鹤每年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在森林、草原上游历,和许许多多的动物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都写进书中,所以他的每一本书都那么精彩,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推出黑鹤的新作《我和草原动物朋友》较之之前作品有不同,完全是他平日里与动物朋友们相处的点滴写照,充满着温情和趣味。据相关负责人冀晨介绍,这部作品首次披露了他与动物们零距离的约150幅照片——与狗狗比牙齿、嘴对嘴给刚刚出生的小鹿喂奶、救助小雕鸮、拥抱小狼等等。每幅照片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或忧伤、或快乐的小故事。读者不仅可以认识生活在草原上的这些动物,可以领略到作家与这些动物的亲密关系,而且还能引发对自然与生命敬畏和的尊重。这部作品全彩色印刷,图片选自黑鹤及其朋友们的摄影作品,照片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从作品中不仅能看到一位知名作家和“草原之子”的日常生活,更为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揭开了草原动物们的神秘面纱。

另一本入选本期榜单的《这是谁的脚印?》也是环保、自然的主题。图书用非常有趣的足迹学原理为读者演绎了一场水獭妈妈带着水獭宝宝的散步记,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备,令人拍案叫绝。大人、小孩都能读懂这本书,甚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也可以通过新颖并且严谨的图像结构读懂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脚印是自然保护工作者何兵在鄂木措湖考察时拍摄的,绘者崔莉很巧妙的结合了这些照片,除了画面唯美外,也令这个故事有了难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熊亮设计的故事结构巧妙、由浅至深、引人入胜,符合儿童认知原理。作者们无间的合作呈现了一部展现大自然之美的唯美作品,是原创图画书中难得的佳作。绘者崔莉说,“我一直对环保动保方面很关注,当接触到工业化饲养与屠宰的真相后因为不忍在2009年选择吃素,之后就特别想身体力行多做些什么,尝试了很多都觉得不能如我所愿,2012年花了几个月想清楚要做绘本和推广素食两件事后就辞掉了稳定的设计工作。我想它们两者都是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人心的事情,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

《北鸢》再现旧时代风物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北鸢》是葛亮书写近代历史、家国兴衰的“南北书”之“北篇”,历时七年,是继上一部《朱雀》之后的最新长篇小说。出身艺术世家的葛亮,祖父是著名艺术史学者葛康俞、太舅公为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表叔公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这些赫赫有名的家族成员,为他披上一层传奇色彩,也赋予他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关于此书的创作缘起,葛亮回忆起祖父遗作《据几曾看》编辑的一封信,“这位我很尊敬的编辑在信中说,希望我从家人的角度,写一写祖父的过往。”他曾考虑以非虚构的文体进行写作,然而反复思量之后,仍然选择了小说这样一种更“有温度”的表达方式。

对族中人物在新著中的处理,体现了葛亮作为小说家的独特历史观念。葛亮的外公,亦即《北鸢》主人公卢文笙的原型,其姨父褚玉璞,上世纪二十年代曾任直隶省长兼军务督办。地处天津东北的督办衙门府邸,也是文笙幼时的成长之所。禇玉璞(《北鸢》中名为石玉璞)作为民国初年颇富声名的直系将领,鼎盛期与张学良、张宗昌并称奉鲁直三英。因其在民间的争议,也曾屡屡为人所书。言及对角色的塑造,葛亮说,我从家庭内部的角度表达,并非单纯因为人物原型与我本人的亲缘关系,而是,我觉得在家庭这个位置,更能够准确地将之还原为“人”,而非所谓历史人物。历史太复杂,我们看过太多的大叙事。但我希望能从大的格局感之下去观照入微。纵横捭阖是一种写法,一叶知秋也是一种写法。但归根结底,这种历史元素在日常精微之处的积累,是很动人的。旧时风物,水滴石穿,久了,必然对历史有造就之功。

在《北鸢》中,葛亮工笔勾勒了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等上百位经典民国人物,小说内容涉猎大至政经地理、城郭样貌,精至烹调、书画、服饰、曲艺,包罗万象,不啻为一幅“民国清明上河图”。这样细致入微的描绘来源于葛亮的翔实考察与案头之功。在七年中的写作时间里,葛亮做了大量的访谈以及埋首于文献的“格物”工作,比如书中提及“祭孔大典”,虽只是一处段落,却事先对府县两祀的日程,主祭的祭辞格式,祭服的具体样式他都做了详尽查证。不仅如此,小说在讲述卢、冯两家日常生活及主人公命运遭际的同时,随情即景,信手拈来,畅叙一番民国风物,笔力所及既关时代闳音大局,亦至民间曲艺,饮食、茶道,甚至于一碗面的做法,都做了丝丝入扣的记叙。这种细致入微的创作手法,不仅让读者真切体味到民国时代的人情掌故,更让读者见识到了葛亮为了重现民国风貌,所作的谨严的知识考据功夫。

人类学家讲述田野故事《北冥有鱼》

商务印书馆的《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一书是用短小的篇幅、诙谐的语言讲述人类学田野逸事。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罗红光研究员创意并发起,由郑少雄和李荣荣主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得到了国内外80多位人类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共征集到110多篇文章,最后精选出75位作者、98篇田野小故事。它既有别于学术专著,又不是一般性的旅行随笔。它是人类学者田野考察中有趣的“花絮”,也是一次次严肃的“悟道”。

据策划人李智初介绍,这98个故事展示了一种极其难得的多元性。一方面是人类学者与“他者”遭遇之后的文化震撼和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人类学者或深情或不堪的回忆。例如,张亚辉笔下晋水流域的村民去扑救山村火灾简直就是一场仪式和社交;何贝莉认为“和蝇共饮一杯茶”实际上是一种修行;王建民曾在广州的汽车上被劫走了数月辛苦搜集到的全部资料;还有历经数年准备,正想前往前东德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的罗红光,因柏林墙一夜坍塌,而遗憾地失去了“田野”……通过简短诙谐的小故事来撬动大话题,算是人类学家的一个拿手好戏。《寄语》中提到的谢世忠的《喂鸡屋人类学——迷你论述101》,《序》中提到的奈杰尔·巴利(NigelBarley)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与《虫灾:重返非洲丛林》,都算是比较经典的案例。简言之,四平八稳的学术论文只是人类学小圈子里的把戏,这些激情四溢、鲜活灵动的小故事却可以让普通读者于“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一窥人类学的堂奥。该书涵盖的田野范围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北美,乃至北极圈以北,内容五花八门,风格多种多样,故事背后共同蕴含着不可多得的方法论意义和理论价值,是中国大陆人类学界最值得期待的首次尝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汀阳教授慨然应允创作了八幅插图,令该书蓬荜生辉。而一群人类学家愿意把自己的思想交给一位哲学家来进行重新诠释,一则表明人类学家服膺于哲学家的思想,二则意味着人类学自认亦有哲学之根,简直就是人类学家既谦卑又骄傲的双重心态的真实写照。

在欧美,人类学是高等教育通识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如果《北冥有鱼》这些深入浅出的故事能够吸引更多普通大众的关注,那么这将是国内人类学促进公众教育的一次积极的尝试。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