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作家鬼子新作《买话》出版:历经18年精心打磨


《买话》,鬼子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近日,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著名作家鬼子历时18年精心打磨的新长篇小说《买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凤凰男刘耳带着一肚子隐秘返回故乡,老屋如根,温暖治愈。不料,七个空蛋壳掀起了往事的幕布,让他看到了平行时空中的另一种人情逻辑。在这个逻辑里,他是另一个人:负心、背义、冷血、绝情。原来,你的孤独,城市没人听,故乡没人懂;原来,让人恐惧的不只是明天,昨天更甚……一定是哪里错了……

沉潜多年成就新篇

鬼子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广西罗城,代表作包括“瓦城三部曲”:《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和长篇小说《一根水做的绳子》,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年度优秀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优秀小说奖、百花文学奖等。在他过去的作品中,不论是对苦难的刻画还是对人性的把握,抑或是在冷静的笔触中隐隐透出的温情,都无一例外地为作品增加了直击人心的力量。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就,鬼子却依然默默耕耘,甘于寂寞,远离文坛的聚光灯下打磨新作品。

《买话》正是他历时18年成就的新篇,既有鬼子擅长在现实主义精神和现代派手法之间寻找桥梁和缝隙的特征,更有沉潜多年之后,岁月沉淀下来的更加稳健的美学风格和更加深入的对人性、命运的理解。文学评论家孟繁华盛赞:“许多年以前,《被雨淋湿的河》《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小说,是我们心中绝美的风景;许多年以后,《买话》的声音像苍老的浮云,讲述的是人生的隐秘,没有讲述的更是人生的隐秘;那没有讲述的才是不能言传的况味。人生不止有初见,更有情缘如风筝断线。作家鬼子对人生透彻的体悟,就在刘耳的经历中,就在《买话》的表情里。”

在人性之中

鬼子无疑是很会把握人性的作家。小人物是他故事中的主角,社会底层的生活是他灵感的来源,小小的城乡是他故事发生的场景。他擅长以冷静的笔触撕开苦难的一角,让读者看到烂渔网一般收缩在一角的父亲陈村、命途多舛又从不埋怨命运的女孩寒露、固执又渴望亲情的老头李四……他关心小人物们在苦难一层又一层的重压之下如何生活,面对物欲横流、钱权当道的世道如何抗争,他的作品始终体现着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悯之心,在延绵不绝的苦难里,还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处,还有人性。

人性何其复杂。知恩图报是人性,趋利避害也是人性。人性似人心,离不开猜疑,也离不开推理。鬼子的小说擅长设置悬念,以倒序、插叙的手法展开故事,以一波三折的情节引人入胜。《买话》保持了鬼子小说一贯的推理小说底色,却又不同于现有大多数推理小说从故事到故事的架空式推理,看似买的是话,实际上收买的却是人心,就此实现从现实到人性的推理,揭示城乡之间人性演变的逻辑。

在苦难之外

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总是不乏对苦难的触及。鲁迅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苦难是人类的苦难,是善中的恶与恶中的善,是“理解人性和忏悔过去的一剂良药”,是上帝对人的考验,是步入天国的天梯。余华笔下的苦难是活着无法回避的苦难,是在极度匮乏的物质与精神中为生活所迫的苦,“苦难能避开就避开,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去经历苦难。太多的人经历了苦难以后,依然没有成功”。值得称颂的不是苦难,而是在苦难中显现出人性的光。

鬼子自早年作品发布以来,便被称作“通过苦难理解人类”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幼年失怙的孩子,有为权势欺压的农民,有爱而不得的恋人……一层接一层的苦难扑面而来,如吴承恩笔下佛祖的五指山,将读者与书中人物一起压在山下,展现冷峻而严酷的真实。他认为:“痛苦与苦难,不是一个概念。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之中。很多叙述‘自我’的作品,写的就是痛苦,而不是苦难。在那些作品中,痛苦是个人,是‘自我’的。而苦难却是他人的,是民众的……而写书民众的苦难,是不会出现‘撒娇’的,也‘撒娇’不了,因为你的心是肉长的。就我个人的阅读而言,优秀的作品可以不是书写苦难,但那些伟大的作品,却没有哪一部不是书写人类苦难的,尤其是关于灵魂的苦难。”

《买话》呈现的便是鬼子沉淀多年之后对苦难的新思考。苦难的形式不仅有对肉体的折磨,更有对灵魂的审判。刘耳早年面对是否向同乡伸出援手的抉择时,不断受到理性与感性、利益与道德的磋磨。在他年老返乡之后,沉寂多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挚友逝世、乡邻不亲、妻离子散,院中只剩三两黄鸡,门前客人寥寥无几,他的孤独无人诉说,他的故乡只存在于记忆之中。

在城乡之间

鬼子的小说中,不乏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局外人”。《瓦城上空的麦田》的主人公李四,便是这样的人物。李四因几个在城里工作的儿女忘记了他的生日,便在一气之下进城,却在意外之中让与他一同喝酒的老汉丢了性命。阴差阳错之下,李四选择用自己的身份代替老汉的身份,以激起儿女的悔恨,未承想直接导致了老伴的死亡,而没了那一张身份证,儿女也不再认他,甚至认为他是假冒父亲身份的无赖。那一张身份证消解了李四的社会身份,他从未属于城市,老伴的死亡和咽不下的那口气也让他回不去乡村。他以老汉的身份留在城市,期待儿女的相认,如同以乡村的身躯徘徊在城市上空的魂灵,有来处,却无归处。

在《买话》中,刘耳作为从乡村来到城市、实现阶级跨越的代表,自认无法融入城市,却又回不去乡村。文中的菜包便是极妙的隐喻:在城里是骂人话,在村上便是一道美味佳肴。城里出身的妻子看不上他,深谙城市官场生存法则的儿子用不上他,而回到乡村,乡邻不待见、挚友不原谅,有人看在儿子的面上用城市里的人情逻辑替他打点一切,殊不知更让他成了故乡的“外人”。鬼子对于城乡发展差异之下边缘人的把握,对于城市与乡村人际交往中那些尴尬、揪心、委屈、不可言说又不言自明的瞬间的捕捉,体现了作家沉淀多年的积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评价道:“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乡村生活,《买话》既具喜剧感,又具悲剧感,这是鬼子的‘约克纳帕塔法郡’”

写作是一场耐力试炼,生活有多长,写作准备就有多长。鬼子沉淀18年,交出《买话》这部20万字的小长篇,一方面延续自己,题材细小、逻辑缜密、心思深沉;另一方面突破自己,不追求为苦难赋形、典型化孤独,他把它们化在每一个人物上、每一个细节里。于是,《买话》溶于生活,水溶于水。

责任编辑:李爱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