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别具一格的诗——论耿相新的诗歌之奇

复眼的世界
《复眼的世界》,耿相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看到两本厚厚的耿相新诗集《复眼的世界》,颇感意外。没想到在短短的三年之内,他写了那么多诗,有时候一天两首,当真是诗如泉涌,好像交了诗运(自然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打开诗集,认真阅读,刚开始是一种“生”的感觉(避熟正是诗歌创作的一条重要准则),甚至感觉有点生硬(不是故作高深或论文体、翻译体的那种生硬),但看着看着,这“生”渐渐发生变化,变成了“奇”。把两本诗集全部看完,“奇”字就在头脑里生了根。其基本风格有点像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善于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却又没有后者的佶屈聱牙(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作为诗人的耿相新,他对世界的回声显然是与众不同的。具体地讲,相新的诗歌之“奇”可以分解如下:

第一,奇想。众所周知,写诗需要想象。诗人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最重要的天赋就是想象丰富,想象力匮乏的人肯定写不出好诗。在这方面,相新确有过人之处。他的想象是那么奇特,出人意料。他把“1”当成“宇宙的开关”(这便有了“太极”的味道),把千家万户的窗户看成“楼的复眼”,把大河称作山岭的“避难者”。类似的比喻在诗集中随处可见。一般的写手只会让脚行走在路上,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让路长在脚上——“脚上长满了不确定的未来之路”,不仅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人生的沧桑与无奈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蚂蚁踢腿般推动着我”这样的想象与表达,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第二,奇感。诗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奇特的想象,是因为他有奇感。我觉得相新兄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感觉,甚至怀疑他有专门用来写诗的“第七感”,所以他能看到“恶涂上了口红”“恶戴着面具,而/善拄着拐杖”,能听到“一批批的嘴,向我广播重复的高和低”与清晨发出的声音,能感觉到灯给黑暗挠痒痒——“一盏挠/黑暗之痒的灯,如清晨的啼鸣”。他好像有特异功能似的,“紧紧地捂住耳朵以拒绝视觉”,“闭上眼睛挣脱全然的气味”。就连他的手指都具有阅读功能——“隔墙有耳的恐惧,让手指阅读/腹语,让眼睛跟紧表情/全然的安然,给生活装上了消音器”。

第三,奇语。有了奇想和奇感,还要有能力将它们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语言功力就显示出来了。相新有专属于他自己的词典和语库,一般诗中通常很少用的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的词汇(空间、时间、光、非光、光解、粒子、存在、我在、常在、此在、临在、非在、非是、量子、重量、失重、虚空、三维、四维等等),都成了他的专有词汇,随手拈来,多次使用。没有任何一本诗集有如此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词汇却又不给人以生硬枯燥之感。

有些句子中并无奇字奇词,却是有质感的奇句,读之让人为之一振,比如“口渴,口渴,提起九曲的/翻滚的河,迟疑了一下,饮干”“你说,风,风,回去,我的/心,刹那,失踪在你不连贯的话语上”。拆开看,这些字词都很平常,但将这些常见的字词以急促的语调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了会有触电的感觉,心跟着这些句子一下子掉进情感的漩涡里,久久难以释怀。

第四,奇象。意象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有道是“无象不成诗”,以至于现在有些“诗人”以摆弄意象为要,为意象而意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这方面,相新把握得非常好。他努力构建意象,而又不唯意象,拿意象耍花枪蒙人。奇感、奇想用奇语表达出来,就构成了奇特的意象,使他的诗作看起来奇趣盎然。请看,“请借给我,一盎司的光/让它照亮,黎明前的秋雨声”“一无所有的感觉,让我膨胀成/一贫如洗的轻松”“大雪征服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却不能让麦苗屈服/因为寒冷,热气腾腾”“我在你的眼泪里,避雨/你在我的酒窝里,醒酒”,等等,新颖而幽深。

不难看出,诗人善于运用“错搭”的手法,通过嫁接制造“奇怪”的通感。一个个奇特的意象恰是从“悖论的对流”中流出,使有些诗作显得非常深奥。“一只乌鸦眼中的小路,突然气化”,实的“路”与虚的“气”是相悖的,按照常规思维,路不可能气化,但诗人硬是让小路气化了,这便产生了一种奇效,奇句和奇象由此而生。尤其是这句“鬼以无声的哭泣赞美你”,更是绝妙。“无声”与“哭泣”,“哭泣”与“赞美”,而且是鬼的赞美,三重“错搭”使诗句成为极具创造性的金句,别趣横生。

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一本诗集也是如此。窃以为,诗集有两个不足之处:第一,个别诗和少量句子有滞涩感。不过,既然是创造,就不是每件“专利”都那么完美。第二,有的地方的分行处理不是特别恰当。例如,“天意的存在,给白色的世界注射了一针清/醒剂”“沙雕的巨人唱着摇滚的歌/嘶哑的旋律上,凋落着一无/所有的字和词”。建议专有名词和固定成语不要分成两行。另外,一行诗中标点符号过多会使诗作在形式上有凌乱之感(“你说,风,风,回去,我的/心,刹那,失踪在你不连贯的话语上”,这样的出于特别表达需要的句子除外)。

如果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那么,诗就是诗人灵魂的色泽和生命样式的素描。这是当下那些靠炒作强红(昙花一现式的“红”)起来的平庸之作与低劣之作所无法企及的。总之,在诗坛乱象丛生、污浊不堪的今天,捧出这本谨肃的、有分量的诗集,对净化当前的诗坛风气,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李爱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