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商务印书馆推出一批经典自然文学作品为读者打开自然博物的纸上世界

202401170445463860

新年伊始,商务印书馆“自然文库”集中推出一批引进版经典自然文学作品,引起各方关注。十年过去了,商务印书馆的“自然文库”丛书和“自然感悟”丛书如同两翼,打造引进版经典和本土原创精品,让自然博物的观念深入人心。

接续出版传统引入全新视角

此次面世的新书中,迈克尔·波伦的《杂草、玫瑰与土拨鼠》带领我们思考花园里藏着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及哲学,近年畅销全美的《编结茅香》让我们从印第安文明中学习人类与自然界依存互惠的古老智慧,哈斯凯尔的《荒野之声》引导人们从声音角度窥见生物多样性、自然的创造力。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表示,“自然文库”作为商务印书馆的重要产品线,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间涌现出一批经典的口碑之作,如《看不见的森林》《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种子的故事》等,获得了市场和读者的认可。他盘点道,50本图书题材涉及动植物、真菌、鸟类、古生物、地质、地球科学、历史、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可视为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的50条路径。

“自然文库”主理人余节弘说,有着悠久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与博物有着不解之缘。在1920到1940年代,商务印书馆有着丰富的博物学出版经验,涉及辞书、教科书、普及读物、学术名著、图谱手册等众多门类。但如何重新认识博物学,需要引入新的视角和新的选题眼光。经过不断论证,最终确定了一个原则:“自然文库”收录博物新知、博物经典,其标准是能促使人们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感悟”发掘国内优秀的博物作品,内容上以文学性、知识性相结合为佳。

50位国内顶尖译者倾力奉献

10年来,50位国内顶尖译者加入到“自然文库”项目中来,为读者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自然文库”中,英美自然文学译者周玮翻译了《流浪猫战争》。在周玮看来,《流浪猫战争》是一本会让读者无比纠结的书,也是能让有心的读者深刻反思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书。

此书虽然针对美国户外家猫的生态影响,但从养宠、流浪猫投喂及数量控制、观鸟团体等议题切入,对于中国读者也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说,如果读者读完此书能够意识到,养宠应当是一个郑重的承诺,从生到死都要负责,因为你手中是一条生命,不能像丢垃圾一样随便丢弃。还有投喂流浪猫这看似单纯的善举,牵涉到的是环环相扣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每一点介入都需要谨慎,开始具有这些生态意识就是最可贵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主要从事古鱼类学,特别是早期硬骨鱼类演化、四足动物起源研究,在一次讲座中,她提到了《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一书,商务印书馆编辑恰好在台下,于是想方设法辗转联系,力邀她翻译这本书。

“我读研究生时,导师给我推荐了《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它是我的学术启蒙读物,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选定了研究方向。”卢静坦言,这本书娓娓道来,要面临将“翻译腔”转化成人们平时说话的难题,于是她不断与编辑沟通、打磨。“希望这本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窗,也许有一天它就会开花结果,引领读者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

本土原创让读者邂逅有趣灵魂

从2014年《时蔬小话》问世开始算起,“自然感悟”丛书问世也有10年了,文字和插画及绘图作者共13人,他们为读者创作出15本精彩之作。

杨小峰的偶像是法布尔,身为大学教师的他,最热衷的是投身在昆虫世界里观察、发现、体悟,迄今,杨小峰已在“自然感悟”丛书里占据两个席位,他的《追随昆虫》《追随昆虫2》不仅是致敬法布尔之作,也让更多的读者走进了多彩丰富的昆虫世界。

早在2003年开始,杨小峰就开始用卡片机拍昆虫,到2015年他拥有第一台单反相机后,让他更是乐在其中,常常在校园里捕捉着昆虫的踪迹,记录它们的行为。这些照片当然不是杨小峰昆虫观察的终点,他会将这些素材转化成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博物故事的形式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这些关于昆虫的文字受到读者喜爱,也让商务印书馆编辑发现了,最终,杨小峰的《追随昆虫》出版。

此后杨小峰还推出了《追随昆虫2》,读者在谈及该书时说,自己邂逅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作者把昆虫的艺术建筑之美与生存法则的趣味性结合到一起,读起来津津有味。”

这套丛书的另一位作者、作家天冬不太好联系,他要么在海岛,要么在密林里,他的《花与鸭嘴兽》记录了天冬所经历的旅途趣事和花园生活体验。

事实上,本土原创作品将会不断出现。

自然文学作家欧阳婷谈到,我们越来越愿意步入自然,是因为体会到只要稍加认真感受和观察,就能够立刻获得回报,无论是在心灵的慰藉,还是知识的获得上。

从了解大自然中事物的名字开始,眼睛所看到的会越来越多。在欧阳婷看来,这种属于个人的、隐秘的欣喜,是别的爱好无法替代的。“我们对周遭自然世界的觉察是慢慢在加深的,这有赖于我们的感官与知觉的被唤醒,而阅读和学习,尤其是‘自然文库’这样的书籍,正是帮助人们打开感官、塑造感知力、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方式之一。”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