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季宇新作《王朝的余晖》出版,重述烽烟四起、浮沉跌宕的中国近代史

季宇新作《王朝的余晖》出版,重述烽烟四起、浮沉跌宕的中国近代史

近日,季宇新作《王朝的余晖:淮军1862—1900》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本书从1860年前后晚清政坛动荡写起,到1900年庚子国变后结束,书写了清末重臣李鸿章创建、发展淮军的始末以及淮系集团不断演变、壮大直到最终覆灭的历程。

本书作者季宇,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安徽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省政府参事,一级作家。著有《新安家族》《淮军四十年》《段祺瑞传》《共和,1911》《猎头》等。

4599_1700473638000

一、全景式叙述,重现李鸿章与淮军的四十年兴衰过往

《王朝的余晖》以李鸿章创建、发展淮军为主线,以全景式叙述的笔法,全面再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迅速衰朽以及各社会阶层奋力挣扎、博弈的历史。

《王朝的余晖》还原了清末淮军所参与的多场战争的面目。从1862年正式创立,到1900年庚子国变,淮军经历了由镇压太平天国到清剿捻军、从洋务运动到中法战争、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庚子国变等重大事件,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社会大动荡中浮沉跌宕,留下了深深的轨迹。

淮军站在历史风口浪尖的这四十年,正值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李鸿章到各级文官武将,整个淮系集团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淮军史就是一部晚清史,也是晚清军事史。

二、史料详实、多重视角,还原复杂历史的本来样貌

内剿外征、毁誉参半的淮军,究竟是清王朝的挽救者,还是时代巨轮的绊脚石?这是历史留给后世的多重复杂面貌。淮军因清廷围剿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而兴,又因引进、装备西式武器而成为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拓者。

在《王朝的余晖》中,作者季宇援引多重史料仔细考证,对淮军的历史加以详述,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从多角度加以分析,力求客观还原历史本来样貌。

从《王朝的余晖》中可以看到的,不仅是一支军队的兴衰浮沉,更是整个国家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与抗争。回顾这段艰辛岁月,也可以史为鉴,给当下和未来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三、见微知著、气象恢弘,季宇近代史题材系列的诚意与突破之作

季宇是一位擅长写近现代历史题材的作家。在《王朝的余晖》之前,他曾创作《群山呼啸》《燃烧的铁血旗》《淮军四十年》《共和,1911》《段祺瑞传》等一系列近代史、革命史题材的作品,涵盖历史、纪实、小说等多种体裁,描绘巨变中的中国,对近现代重要的历史事件加以独到的把握和思索。季宇近代史系列作品以其优异的品质和鲜明的创作特色,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也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在《王朝的余晖》中,季宇一以贯之地对历史的复杂性进行探密,对李鸿章、曾国藩、慈禧太后等历史人物的言行、选择加以剖析,还依据史料推导还原了一些重要的场景,见微知著,气象恢弘,令人不忍释卷。在客观还原史实真相的同时,也为反思、叩问历史与人物的复杂性留出了足够的阐释和思索空间。

这部作品延续了季宇一贯简明、流畅的语言风格,在叙述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思索,写出了埋藏于历史之中的痛点和启示。作品以宏大的叙事架构、严谨的史料研究,将晚清时期围绕淮军兴衰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幕前幕后等细节清晰地展现出来,兼具艺术水准和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