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作家王兆军的最新长篇力作——《蚂蚱》。该作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鲁南地区乡村社会微观历史的再现,以今天的视角重现昨日乡村人物的精彩,有《清明上河图》的意趣和蒲松龄聊斋文化的况味。
书中的“蚂蚱庙村”是百年前鲁南地区农业社会的缩影,人们守着土地苦熬岁月,在天灾人祸一轮一轮的冲击下,人性的善恶、生命的挣扎令人感叹,作品切开了那个时代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层内涵。
深沉的现实主义画卷,民间叙事的穿透视角
长篇小说《蚂蚱》描绘了1900-1949年,鲁南地区跨越半个世纪的乡村生活图景。这是一个旧制度废弛瓦解而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特别时期,蝗灾、匪情、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乡绅文化的消亡,以及城市工业品的流入等,为蚂蚱庙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冲击。
在大时代的转折处,作者的视角始终定格于乡村微观社会。透过大量口述调查和对资料的审慎选编,他将镜头瞄准了“蚂蚱庙”这个小村,以细致的体察和“散点透视”的笔触,为读者精微地描摹了一个大时代之下,升斗小民的生存状态。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面孔纤毫毕见、栩栩如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本书中,作者刻画了几十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其生动的生活细节和跌宕的个人命运,展现乡村历史的变迁。其中,有的人先知先觉,以不变应万变;有的人蒙昧麻木,被动接受潮流的冲击;有的人顺应趋势,随时变换角色定位;有的人抱残守缺,只能在“乡愿”梦想的破裂处遁入烟尘……
这是一幅以民间叙事的穿透视角绘就的现实主义画卷。作者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打破某种惯例,为作品植入了人性的和感性的成分,从而拥有了美学意义上的陌生感,同时也动态展现了鲁南某地的民俗风貌、地理格局和当时的社会生活。
精准再现了百年前鲁南地区的乡村文化特色
乡土社会的变迁、新思想的萌芽、传统思维与新的时代的碰撞纠缠,体现于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们在经济、身份、婚姻、家庭中质朴的或者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以及在不同阶段各自展示出来的不同的生命能量,最后都被作者以几近魔幻的方式升华,赋予了作品以哲学意味。
作者通过冷静的描摹,不但细节化地展示了崇尚礼乐旧制的鲁南乡村百年前的民风民俗,也准确地构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观念和危机感被以执拗的方式传承下来,也在逆境中,为庸碌的生命注入了执着和梦想。
在王兆军的笔下,这种由“蚂蚱”引申出的精神意象,恰恰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天然表达。“蚂蚱庙”村民在特定历史生态之下的表现,鲁南地区乡村文化的坚韧、质朴与狂野,不但被再次鲜活地呈现出来,并碰撞出了一段微观历史的强烈回声。
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对民国乡村题材的描述
作者的长篇纪实文学《问故乡》问世后反响强烈。基于对乡土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丰厚阅历的审视,王兆军于2015年创办了东夷书院,努力兴办乡村教育,弘扬中华的文学、历史、思想和哲学,旨在传承传统文化,重塑一种生活中的精神支撑。
以东夷书院为根基,王兆军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入乡村、基层,展开了长达十年的田野调查,获取并整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这成为他研究、反哺乡村和乡村文化的宝贵素材。
通过长篇小说《蚂蚱》的写作,王兆军以文学的表现形式,以现实主义为手法,以冷静沉着的笔触和饱含历史情感的思索,严肃深刻地重建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乡村社会生活的情境,描画了特殊时代乡村社会的传奇,捕捉到了那个时期乡村的文化特征,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对民国时期乡村生活题材的描述,所构建的意象在当代同类作品中独具一格。
《蚂蚱》对如何真实地贴近乡村生活,如何把握人物的命运,如何原生态呈现人物的语言,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王兆军,山东临沂人,曾任《报告文学》编辑部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有长篇小说乡下人三部曲《白蜡烛》《青桐树》《红地毯》;散文集《皱纹里的声音》;长篇纪实文学《问故乡》及随笔集数部。作品《拂晓前的葬礼》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原野在呼唤》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把兄弟》获《亚洲周刊》2013年度十大华语小说优秀奖。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