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潘肖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时隔15年时间,《推拿》引发阅读狂潮之后,毕飞宇终于推出又一部长篇小说《欢迎来到人间》。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近期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毕飞宇谈到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一条刊登在报纸上的医疗新闻。
正如1998年12月的某一天,他在《扬子晚报》上看到一则身染沉疴的艺术家的报道,写下《青衣》一样,当年,他注意到了这条医疗新闻,自此开启了他摆脱不掉的“噩梦”,直到创作完结,“噩梦”才得以终结。
“新闻终结的地方,小说开始了。”毕飞宇说,他当过记者,写过文字,认为新闻记者有巨大的“局限”——把一个报道写完之后,内心会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有许多东西,其实可以往下写,但是那些想象并没有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生,“问题就在于,人不可能在事实面前停止他的想象。而这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工作。”
一名被迫完美者,来到人间
《欢迎来到人间》讲述了外科医生傅睿的故事。2003年“非典”结束后的夏天,第一医院的泌尿外科连续出现了六例死亡,全部来自肾移植病人的并发症感染。主刀外科医生傅睿在遭遇第七例病人田菲的死亡后,陷入了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危机……
人有两套生活:一套装满别人,一套隐于自我。《欢迎来到人间》中,外科医生傅睿过着两套相互矛盾的生活:他人眼中,傅睿年轻有为、家庭美满;独面自己时,傅睿却只是在无休无止地扮演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医生形象,持续满足他人期待,真实的自我面目不知从何时开始模糊不清。
这是一部少见的聚焦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小说。历经15年时间,从百万字删到20多万字,毕飞宇才决定将这本书的整体面貌对外发布。
他在新书发布会上引用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说:“不要写你想写的小说,要写你能写的小说。我教书时起码引用了(这句话)一百多次。”
但如果要给《欢迎来到人间》拎一个关键词,毕飞宇说,那还是——“我想写。”
毕飞宇:“这部小说是我的噩梦”
为什么想写?毕飞宇分享了自己与李敬泽交往的一段经历。《青衣》《玉米》《平原》相继在文学界引发轰动时,李敬泽曾对毕飞宇说过一段话,“《青衣》也好,《玉米》也好,《平原》也好,你写的还是历史。我觉得一个很牛的作家,最关键的点在于如何去体验当代,概括当代,提升当代,表达当代。”
所以,几乎是从那时起,毕飞宇便定下了一个巨大的愿望——得让中国的当代以现代汉语的形式,从身体里面过一遍。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现场参加了《欢迎来到人间》新书首发式,他在会上直言:“我为飞宇高兴,他几乎在书里把自己重新雕刻了一遍。十五年的积蓄绝非停滞。一个作家的十五年是值得的。”
“我相信傅睿是《欢迎来到人间》留给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形象。傅睿的特殊之处并不在于他努力做别人眼里的孩子,而是他一直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别人眼里的孩子还能是谁。”李敬泽说。
学者戴锦华十分认同李敬泽对傅睿的定位,她认为,傅睿不是个案,他就是我们,是行走在现世之中的我们,“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物相对缺少现代性,而傅睿却是非常典型的现代人,是独特的、当下的中国人。”
潜心创作的十五年中,毕飞宇花费大量时间在医院中实地学习,从而充实小说中的医疗细节。再一次触及长篇小说题材。他将体量巨大的长篇小说书写过程比喻成在汪洋里泅渡,“你不知道从哪儿上岸,你看到的就是汪洋一片,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岸。”
没完成前,无数次想要放弃,“起码有十次以上。”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直至写完,噩梦终于被他终结在创作完成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