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不仅需要导读,而且最好由一流学者来导读。比如日本的通识教育读本就是由一流学者所写。像岩波文库的书,就是助推经典走近大众的口碑之作。近几年,在中国出版界,有识之士也开始邀请卓越的专家学者为大众写书,将他们在书斋里皓首穷经研究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公共知识,滋养现代人的心灵和精神家园。比如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华经典通识”丛书,继2022年8月出第一辑五种之后,在2023年6月底又推出第二辑。
大众了解传统经典的“大家小书”
“中华经典通识”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专家学者引导大众了解传统经典的原创全彩图文“大家小书”。丛书立足大众,致力于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融于对每一部经典最基本、最重要知识的介绍之中,在梳理经典产生、流传历史及其对中国文化、世界文明影响的源流过程中,不仅传授“真知”,还传递学者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与“智慧”。
该丛书第一辑推出后深受读者青睐,七个月内三次印刷,也入选了诸如中国好书、中国出版集团年度好书、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等好书榜。
为了保证整套丛书的品质和权威性,“通识”系列的作者都是该领域卓有建树的一线学者,写作要求言必有据,力求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通俗易懂,将学术成果变为公共知识,将传统经典变成国人通识。“中华经典通识”(第二辑)五种包括:复旦大学王振复教授著《〈周易〉通识》、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著《〈本草纲目〉通识》、同济大学教授刘强著《〈世说新语〉通识》、复旦大学副教授许蔚著《〈三国演义〉通识》、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著《〈唐诗三百首〉通识》。据该丛书策划人贾雪飞透露,目前第三辑也在积极谋划中,在不远的将来会与读者见面。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华经典通识”第二辑新书发布会上,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王振复教授、陈正宏教授、许蔚副教授,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同济大学刘强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家葵教授,对专家如何写好通识作品做了研讨。
写好通识著作比写论文更有难度
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发展是多层面的,梁启超认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世界文化不止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多元性。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成长,经典对我们的身心发展很有帮助。以‘中华经典通识’第二辑来看,所选择的这些经典,不是因为它是经典而选择,而是这些经典给我们传递了很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密码,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确实跟我们中国人包括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也很有帮助——《周易》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世说新语》代表了中古精英的思想世界和为人风度;《唐诗三百首》虽是清人编选的书而与早期经典不同,但影响很大,唐诗也很好地呈现了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三国演义》代表了古代普通的平民阶层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本草纲目》包含着丰富的药物学及科学内容,代表了中国人对医学本草的认识、对自己身体的关注。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读经典并受其影响,在生活中实践,从而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在发布会上说:“其实要真正写好通识著作,比写论文更有难度,因为不仅仅要写简单的框架式介绍,还得看作者是否对学问有透彻的见识。我的导师是蒋天枢先生和章培恒先生,章培恒先生亲口对我说,写出通俗化的学问是学者的本事。蒋先生虽未说过这样的话,但他给学生讲过《庄子》,他对庄子《逍遥游》的评价是:让人的思想像鸟儿一样飞翔。”
陈正宏教授还认为,一个好的作者不是在一个领域内单打一,而是复合型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比如王振复,既是建筑美学大家,也是《周易》大家;刘强老师“双语”教学,有《论语》作参照,他的《世说新语》一定讲得比别人好;许蔚老师在道教领域颇有声名,在《三国演义》领域的研究也让人惊喜,在国际上《三国演义》通识不是一般人能写的,比如日本讲谈社金文京的《三国志的世界》就很了不起。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是“中华经典通识”第二辑丛书之《〈世说新语〉通识》的作者。他认为:“国学的核心是人学。国学不是高头讲章,经典也不是束之高阁的书,应该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开启的‘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非常有意义的,出这本丛书就是希望引领读者走入自己的身心,让读者涵泳在经典的海洋里。”
何谓通识?刘强教授分析“通识”包含三个“通”:“第一,贯通;第二,汇通;第三,即是清通。清通简要也是《世说新语》中对人物品题很好的词汇,表达了做人应该是清通简要的,同样的,作文也应该做到清通简要。所以,我们的‘通识’应该是集学术性、通识性、通俗性于一体的清通简要的文本。”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