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近日登上热搜,话题的置顶内容是“如果我们生命中的某一瞬间可以向文学敞开,那我们所感到的那种破碎和孤独感,就可能得到陪伴或消解”。很多人对这句话颇有感触,纷纷向世界敞开心扉,讲述自己和文学的关系。《“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缘何上热搜》一文作者、作家张丰评论说,过去的2020年,让更多人都多多少少获得了自己的“内省时刻”。而文学的“疗愈”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正如人们所感受到的,灾难面前,文学总会带给人们温暖的力量。2021年伊始,疫情的反复让我们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松懈不得,疫情防控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回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出版人第一时间集中推出各种抗疫科普图书,为抗击疫情贡献出版力量。当时业界普遍认为,相比抗疫科普图书,关于抗疫主题的文学作品数量较少,而这种“少”是由作品创作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随着时间推移,相关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开始不断涌现,如何建明的《第一时间》《上海表情》,李春雷的《武汉纪事》等,作家深入一线采访,用心用情记录这段特殊的历史。新近出版的《第76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同样是一部抗疫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本书责任编辑陈玉成认为,作为非虚构作品,客观真实是根本,面对这场全球性的灾难,只有真实书写才对得起经历了这场疫情的人,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其客观、严谨、饱含深情。”陈玉成介绍,作家熊育群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素材严格甄别,力求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靠、有据可考。譬如,是什么促成武汉“封城”的决定,援鄂医疗队是怎么派出的……作者期望最大限度接近真实,这也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读者,我们更多谈论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而对于作家张炜来说,他思考的是,如果谈论文学,我们该谈些什么?2019年10月,张炜受邀任教华中科技大学“大师写作课”,课前,他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思忖:该谈些什么?近50年写作生涯中有太多甘辛体悟,又从哪里说起?思来想去,他从多年的创作经验与海量的阅读心得中,提炼出童年、动物、荒野等8个关键词,也因此有了由文学讲义修改而成的《文学:八个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是一部接地气的文学普及读物,从个体成长经验入手,不学术、不生涩,贴近大众。同时,它还是一部超越文学概念的心灵成长手册,充满着对生命的观察和洞见。
非凡想象创造世界
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力量之所在。关于虚构与非虚构写作的差别,正如作家梁鸿曾提到,“虚构文学,考察一种飞扬的能力。”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因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而逐渐走进国内大众读者视野,国内已出版她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云游》等,在这些作品中,她以“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个个不同凡响的奇异世界。继《衣柜》《怪诞故事集》之后,她的最新小说《糜骨之壤》(浙江文艺出版社)近日出版。“本书是托卡尔丘克在叙事方式上的转型之作。”《糜骨之壤》一书责任编辑李灿介绍,“她不再延续以往的碎片化的叙事风格,以线性叙事穿插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带有犯罪悬疑色彩的故事。”另外,这部小说生态主义色彩浓烈,通过一个动物复仇案洞悉关于人性和生命的秘密,提出关于人和自然关系、人的生命来源的许多深邃问题。
作家周大新的上一本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关注的是老龄化社会,而他的新作《洛城花落》(人民文学出版社)关注的是婚姻话题,这也是周大新的长篇小说封笔之作。在本书中,作者用“拟纪实”的手法,用4次庭审的忠实记录,讲述一段婚姻可能面对的大大小小的问题。1月13日,在线上举办的《洛城花落》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谈道,翻看这本书,让他想起福楼拜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实际上,《洛城花落》也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对此,周大新说,他希望年轻人能够提高自己寻找幸福婚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