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中国大陆第一本《数字人文》学刊创办

12月14-15日,“《数字人文》创刊仪式暨数字人文工作坊”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巴克内尔大学、麦吉尔大学、莱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和各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出版传媒机构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

《数字人文》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创办和主办,是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数字人文学刊,旨在为正在蓬勃兴起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园地和公共平台。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新闻等多学科,发表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成果及相关资讯。

学刊主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刘石介绍了《数字人文》创办缘起。“数字人文一词2000年左右出现在美国。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作为方法论意义的‘数字人文’渐呈燎原之势。”刘石说。他介绍说,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学者从事数字人文研究,“2018年,清华大学获批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名称中含有大数据三字的就有4项,不含有但实际上与大数据相关的7项,超过一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清华大学决定创办《数字人文》学刊。他介绍说,为推动数字人文的发展,清华大学将继续举办已进行两届的未来学者工作坊,并探索增设数字人文课程的可行性;将和中华书局共建国内第一家数字人文门户网站,等等。

《数字人文》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创刊仪式上致辞。“我们都知道《蒙塔尤》的作者、法国历史学家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是微观史的大师,但也许忽略了他还是量化史学的先驱,他曾经说‘将来不会编程的人将没法做历史学’。陈寅恪先生曾有‘预流’一说,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正是‘预流’之举。”编委会主任兼主编、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在致辞中指出:未来的人文学者如果缺乏数字思维,将会寸步难行;数字技术对人文学术的意义在于解决老问题,同时也提出新问题。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