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90万字小说《应物兄》,写了整整13年

为了拿下这部小说,《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三次北上找李洱约稿;小说原始版本200万字13年里写坏了3台电脑;评论家程德培、王鸿生各写下近3万字书评……《应物兄》的曲折、郑重、焦灼,让昨天在上海作家协会举办的研讨会,更接近于文学圈的小型狂欢。约30名评论家齐聚,不等主持人“点名”,争相抢话筒倾诉被小说打动的地方,说到激烈处,争辩几个回合——很少看到一部当代长篇小说在阅读体验中投下如此庞大的涟漪。

《应物兄》最终成稿近90万字,首发于今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上下册单行本。“应物兄”,似真似假的名字,串连起30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从《花腔》到《应物兄》,李洱的书写弥漫着丰盈书卷气的心灵史,有着百科全书式的密度与难度。

“2005年春天开始写时,没想到会写13年。提笔时我还只有30多岁,写完成了年过五旬两鬓斑白的老人。”李洱说,13年来世界沧桑巨变,他没有太大的写作野心,但承认写作难度是实打实的。

百科全书式的密度与难度,带来的更多是阅读的快感还是负累?“《应物兄》恢复了小说的部分原始功能,那就是知识补偿和智力训练。书中每个人物携带着大量细节,既凸显了各自职业身份和社会角色,也带来每种类型背后的一套知识体系。”评论家方岩很欣赏小说“对知识的再叙述”,“这正是不少当代小说所缺失的,李洱将文本里穿插的知识活化为历史、典故,表面上在虚构,但通过对知识的串联融合,铺展出生动的时代图景”。

有博士生做了统计,《应物兄》里涉及中外典籍500余种,还不包括作家虚构的部分。而知识点的密集程度,让同济大学教授、评论家张生发出“烧脑”感慨——“大量人文百科讯息对读者构成了智力挑战,普通读者可能会很吃力,读不懂,就像读翁贝托·艾柯,翻开书就意味着一场文学挑战”。

但在评论家张定浩看来,小说知识点并不会直接构成“读不懂”。“知识对读者精力造成的挑战,并不应转为对作者的一味指责。”他说,至少《应物兄》里的知识让人产生了信任感,以小说的方式呈现出了新鲜感受,加深了读者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应物兄》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众多登场的人物、言谈、细节,都化为纷纭变化的时代的形象。小说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各篇章之间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何平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物兄》是“经得起折腾”“无法复制”的小说,而不是“一次性消费”式的批量产品。《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

不过,也有评论家对《应物兄》叙事视角提出质疑。程德培认为,“应物兄”在小说中有两套话语,狡猾地给小说叙述开了方便之门,严格来说似乎有点“犯规”。“应物兄,既是作品里的一个人物,也是作者化入作品人物的分身之一;既是非主人公的主人公,又是创造了隐含作者的作者。”王鸿生觉得,这正是李洱的“小心思”——防止读者把“应物兄”完全当作他本人,就像在马路上立了一排有空隙的隔离带,李洱不用翻越路障,就能自由来回,穿梭而过。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