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天下之本在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家”这个词始终深深烙印于每个人的心中,在整个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深藏于家族背后的家规家训,则把励志勤学、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转化成了日常的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实践等社会活动,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构成了一个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凝聚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我们的先辈编著了许多家规碟谱、家书信札等,要求族中晚辈代代遵守、恪守礼仪;先贤圣人也留下了许多家训故事,启发后世子孙继承传统,把优良家风代代相传。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良训传家》一书,在总结提炼中国古代家训精髓的基础上,将家训的内容融于历史情境、历史故事,揭示了古往今来家训文化的共通性,充分展示了中国家规深厚的历史底蕴。
“诗礼传家”成就百年望族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许多名门望族留下过浓重笔墨,它们的崛起往往源于军功显赫、官场得意抑或商贩牟利。在历史的岁月钩沉中,大部分家族表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脆弱性,但也有一部分能够兴盛百年。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诗礼传家”的门风对家族长盛的重要意义。
弘农杨氏是历史上有名的望族,它崛起于秦末农民大起义时期。当时的族人杨喜因斩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从此,杨氏族中常有人在朝廷做官,但此时的杨氏仍算不得显赫。等到了东汉时期,杨震的出现则让弘农杨氏逐渐誉满天下、受人敬重。杨震和他的祖先不同,他不慕名利、潜心治学、广招学生、教授子弟,被人们称赞为“关西孔子”。等到杨震五十岁的时候,他接受朝廷征召,走上仕途。为官期间,他始终慎独慎欲、清廉公正,留下了“四知拒金”“清白传家”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而他的儿子杨秉也深受家风熏陶,读书明理、不恋权势,留下了“酒不惑、色不惑、财不惑”的美名。从杨震这一代开始,杨氏家族以文化为家庭教育的主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学士。
琅琊王氏的家族发展史也同样是一曲“诗礼传家”的美妙音符。秦朝时期的王家是一个典型的功勋家族,地位崇高。但是后来由于秦王朝被推翻,王家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汉末至魏晋年间,王家有个叫王祥的人,品质高洁、蜚声海内,受到民间追捧,甚至有人编了“卧冰求鲤”故事来凸显他品德高尚。王祥这样的名士的出现,实质上代表着王氏家族完成了由传统功勋家族向文化家族的转型,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因此不断提高。从东汉末年至东晋时代,王家名士辈出,思想家王述、竹林七贤的王融、东晋王朝建立者王导、“书圣”王羲之等,都是饱学之士,也是那个时代的先驱。
“咬得菜根”方能铸成大器
清代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说:“此等世界,骨脆胆薄,一日立脚不得。尔等从未涉世,做好男子,须经磨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古不易之理也。”这则家训说的其实是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古人看来,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有所成就,他们的观点当然也体现在传统家训、历史故事当中。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百里奚举于市”便是一个著名的“咬菜根”的故事。据说,百里奚早年游走各国,希望施展才华,但是四处碰壁,最终流落到楚国成了一名奴隶。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学问,便花了五张羊皮买回了百里奚。这便有了后来的“五羖大夫”百里奚辅助秦穆公壮大秦国的故事。可以说,百里奚正是因为在磨砺中坚持不懈、不断成长,才能够遇见伯乐,取得成功。
正是基于这种“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认识,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主张对孩子严加管教,反对溺爱。司马光的《家范》中就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的说法。南朝名将王僧辩成长故事是一个严厉家规培养成功孩子的例子。王僧辩的母亲教子很严,从小要求王僧辩好好学习、守礼廉让、生活俭朴。后来,王僧辩当上大将军,他母亲对他的要求也没有放松,只要做错事,一样动用家法。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严母在内督促,王僧辩才能当上高官,并且培养了待人宽厚、处事严谨的行事作风,确保家族的和睦繁荣。而《颜氏家训》中则记载了一则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南朝时期有一位学士十分宠溺孩子,对孩子予求予取、一味表扬,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会替他遮掩。后来,孩子长大,说话尖酸刻薄不说,对长辈上级也不尊重,最后因公开指斥长官而丢了性命。
“修身务本”谱写君子本色
中国古代家训讲究“务本”,这里的“本”是古代君子的一种追求,包含有品德、胸怀、见识与才干四个方面。四者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需要人们在修身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才能有所提升。家教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锻造可塑之身。
修身养德的君子之本始终是诸葛亮家风的重要内容。他的《诫子书》中就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内容。而这些道理则来源于诸葛亮的人生实践。诸葛亮号称“卧龙”,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在诸侯割据的汉末想要出人头地其实并不难。但是他却安心隐居于南阳,躬耕读书,修养品德,提升能力,等遇到明主,才愿意出山报效社会。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在淡泊宁静中修身的经历,诸葛亮才能开辟“三足鼎立”的格局。
春秋时期的晋国上卿郤缺也是一个追求修身养德的人,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大道。郤氏曾是晋国的官宦世家,后来家族遭到流放,郤缺一下子从官僚士大夫变成田野农夫。然而,即便遭受如此大的打击,郤缺仍然能够严守家规,遵循礼法,就算和妻子二人在田头吃饭,也要先行礼才开始吃饭。后来,朝廷得知他贫贱不移其志的事迹就将他征召。为官期间,郤缺仍然坚守初心,将修身养德的家风演化为治国理念,主张以德治国,对内善待百姓,对外示好邻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汲取智慧”练就处世之道
传统家训的智慧通常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练达人情的过程中所吸取的经验。古人把这些经验寄托在家训著作中,为的是让后人少走弯路,从而更加接近成功。
宽容是古人在实践探索中感悟到的一种人生修养。历史上有名的“六尺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张吴两家人为三尺宽的土地而闹纠纷,张家人千里传书给在京城当官的张英求救。数天后收到回信,打开一看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也让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巷子。
古人不仅提倡宽容礼让,也强调要临事以敬,端正做事,待人恭敬。何伦的《何氏家规》中说,看弟子读书是否有成,先看他是否怀有恭敬之心。举一反三,我们做任何事也都符合这样的道理。杨时程门立雪,是对求学的虔诚和师道的尊敬;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是友人间的相互敬重;欧阳询也曾连续三天在路旁观看书法名家索靖写的石碑,这是对事业的一种“敬”。
同样,处世以诚也是古人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王汝梅在《王氏家训》中的“万事须以一诚字立脚跟,即事不败。未有不诚能成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曾参杀猪的故事最能体现诚信的意义。一天,曾参同夫人上街,儿子吵着要去。曾参夫人为安抚孩子在家,便哄骗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没想到,曾参回来后果真把猪杀了。面对妻子的责怪,曾参解释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如果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了。
“内外兼修”提升个人内涵
中国古代家训还有两个重要的话题,那便是读书和交友。此二者往往从内外两个方面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生命的质量。因此,先哲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告诫我们要勤学苦读、广交善友。
正如古人所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因此,读书的第一大好处,便是让人由内而外流露出气质和风度。韩信年少时家境贫寒,常常吃不上饭,被人看不起。他常一个人在河边忍饥挨饿读书,有个给人洗衣服的漂母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饭菜剩一点给他吃。韩信就凭借着这口饭,硬是把书读完,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受人敬仰。吕蒙从小没读过书,在孙权的鼓励下潜心读书,后来涉猎广博、出口成章,连鲁肃也赞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曾国藩本是进士出生,即使身居高位的时候,仍然“日以读书为业”,推崇程朱理学,立志澄清天下。以上三人,境遇各有不同,却都因读书而改变了个人气质,受到人们的尊敬,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
除了要通过书本与前人交流,我们还要见贤思齐,从身边人身上汲取智慧。因此,古代家训尤其重视交友。朱熹就撰写了《训子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儿子如何识人交友,他认为“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而《颜氏家训》等家训类著作也常告诉人们交善友的好处,引导人们向身边友人学习。
正所谓:“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中华民族的传统家训往往产生于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而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又经过了无数先辈的酝酿丰富。这些家规家训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