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社会100年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现代学术100年探索相同步,中国现代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涵养了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过去的一百多年,是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术转型体现出的是社会的大转型。商务印书馆于120年华诞出版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有许多著作都在讨论如何认识传统中国、如何建构现代社会的问题。今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何勤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邹振环,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一起就“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出版的座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带有鲜明原创色彩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2009年起,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收入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华原创学术名著,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及其他,涵盖文、史、哲、法、政、经、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丛书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列入了大量的开山之作、扛鼎之著。如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语法的《马氏文通》、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标志的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如章太炎所著《国故论衡》、《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钱锺书《谈艺录》、钱穆所著《国史大纲》等。其中不少著作,如吴文藻所著《论社会学中国化》、唐庆增所著《中国经济思想史》、张东荪《认识论》、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一大批名家名作为建国后第一次整理出版。
在面对外部和内部,在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挑战时,中国知识分子从多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回应,这些回应一方面展现的是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所表现出的有容乃大的文化实力。另外一方面也充分突显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思想智慧。如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便以现代知识眼光对中国的“官僚政治”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社会学家吴景超在《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一书中,提出了适宜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法学家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则是一部真正立足于中国社会的法学著作。这些著作都是学术本土化之后的经典,在今天具有更为深远的传播价值,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提供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思想资源。
陈小文表示:“商务印书馆在中外文化交往当中,又架起了一个从中国到世界的桥梁,这就是‘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虽然这是刚开始,但是基础很好,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像我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一样把这个桥梁架好,让中国优秀的文化更快更多更好地传播到世界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