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想找到一本合适的图书,绝对离不开各类书单的推荐。当下书单众多,但可惜质量良莠不齐。出版人如何看待书单的作用?什么样的书单才称得上是好书单?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书单的存在吗?怀着以上疑问,记者专访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工作了12年之久、担任该社策划部主任的宋强。
宋强目前主要负责该社全社的图书宣传营销工作,因为人文社每年都会积极参与各类书单的评选,所以书单绝对是宋强接触最多、最为熟悉的图书宣传路径之一。在宋强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一个人的书单”中有很多书单——比如人文社自办的面向社内的“年度十大好书”、每月推荐一本新书的文艺社联合书单、人文社牵头发起的“文学好书榜”等。对于书单众多的现象,他这样评价——
当下书单非常多的原因在于,每年出版的新书品种实在太多,我们中国每年的出书品种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读者想读书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读什么,这时候就开始去看各种书单。书单的作用这时候就发挥出来了。通过书单的筛选功能,从茫茫书海中发掘读者想要阅读的类别并进行选择,这成了很多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当下,各种书单的出现,起到了为读者挑选好书、引领阅读的作用,因此才会受到读者关注。
尽管书单质量鱼龙混杂,但好书还是可以通过书单的形式被读者发现。书单是出版机构和媒体共同参与市场重构的一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书单的方式,来层层筛选、提炼出质量相对好的图书。
很多机构做书单,也是为了流量,这样可以吸引读者通过书单来关注商业机构本身。很多机构顺势推出书单,是将书单当成宣传自己的方式。这类书单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宣传,所以很难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也加剧了书单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
在当下社会,商业无孔不入,商业已经全面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商业属性的书单推荐无法避免。我们无法避免书单过多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抵制低质量的书单,最好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逐渐淘汰。一个书单能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能否得到读者信任,主要还是取决于书单的质量。时间长了,读者的分辨能力提高了,那些质量不高的书单自然就不会再受到关注,最终就会被读者淘汰。
在出版业工作的这些年,经历了很多书单的大起大落,也遭遇过很多令人尴尬的书单评选活动。在媒体年度榜单评选时,经常会有媒体问我们某某书作者能否参加颁奖典礼,并且暗示:如果作者能到场,他的书就可以进入榜单;如果不能到场,就不会入选。有的媒体在评选书单时,评选过程比较随意、不够规范,会优先照顾关系好的作家,或者是倾向于本省、本地的作家,将一些质量不够高的图书纳入榜单,甚至推向榜首。时间一长,他们的公信力自然就会下降。随着时间的沉积,这些不够认真的书单就会慢慢淡出读者的视野。
除了质量不好的书单容易夭折外,出版机构和书评人等评选的书单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出版机构的榜单为例,有一些出版社出于宣传目的,在年度好书榜单中推荐近期的新书或者是重点书,缺乏筛选的过程,从而导致一些相对受众较窄、但质量真正上乘的图书无法脱颖而出。而书评人推荐的书单,尽管特色鲜明,但选择标准主要依赖的是推荐人的喜好,存在一定的偏颇性。
那么,什么样的书单才算得上是好书单呢?我认为,好的书单应该追求客观公正性,真正起到挖掘好书的作用,这两点应该成为所有书单共同追求的目标。书单的评选程序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最好能标注清楚是哪些评委来参与、评委给哪些图书投票。此外,书单最好是由第三方来评选,出版机构可以组织评选,但不能干预最终的评选结果。比如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评选去年的年度十大好书时,我们只是负责组织工作,在评选过程中没有参与任何意见,将决定权完全交到评委手里,完全尊重评委的意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我建议,读者在检测书单质量时,可以通过“一分析二观察”的方法进行。一分析就是分析榜单的来源和主体,二观察就是观察书单是通过哪种方式评选,评选过程是否公正。这两点都可靠的书单,才值得信赖。
最后想说的是,要选择真正的好书,读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要盲目依据书单买书,不要让任何书单代替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