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起步》 邓晓芒 著 商务印书馆 2018年1月出版
本书根据我201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给外系本科生讲“哲学导论”课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西方哲学经典的解读和阐发,以及西方哲学和中国思想的比较研究。除了把自己的一些哲学思考顺便带出来,以及偶尔有几篇纯哲学的文章发表以外,很少有机会直接展开我自己的哲学。
有年轻朋友经常问我,你什么时候把自己的哲学“正式”建立起来?我的回答是,起码要60岁以后,要看的书太多了,还有一些必看的经典尚未掌握。然而,现在我满60岁已有好几年了,还在经典解读的“围城”中艰难地突围。其中,康德“三大批判”的“句读”花了10年,接下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句读”也已经快5年了,该课的课堂讲授虽然已经结束,但整理的事还得再努一把力才能完成。看来我的哲学计划要真正着手,可能要推迟到70岁以后了。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有不甘但又无能为力的状况下,我接受了系里安排的本科教学任务“哲学导论”课。
当然,通过这次讲课,我也勉强建立起了一种类似于体系的建构,而且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基本上是按照辩证法的三段式一步步展开的。但我知道自己的准备仍然是不足的,原先计划要看的一些重要的书还是没有来得及看,而且恐怕以后也很难找得出时间来看了。但我也知道,把一切都准备好才动手干活是不现实的想法。
据说,法国启蒙思想家、散文大师蒙田一次在郊外和朋友一起散步,突然间掉头就往家跑,朋友以为出了什么事,跟在后面猛追。等追到家,看到蒙田正在伏案奋笔疾书。后来朋友问起他为什么这么慌张,他说,我如果不及时写下来,恐怕这个念头就会被忘掉了。有些人喜欢在床头柜上准备好纸和笔,和蒙田的做法是一个道理,但我始终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我更相信的是那些长期以来深思熟虑、驾轻就熟的思路,宁可不断地对它加以锤炼,而不情愿在脑子里装满一大堆偶然冒出来的东西。但毕竟自己想到的有意思的念头没有留下来还是可惜的。
在这方面,我发现课堂实录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这次课堂实录,我实际上是写一部分就拿一部分去课堂上讲。每周两次课,讲稿是陆陆续续写成的,所谓“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最后完成的时候,看起来就像一个预先经过精心策划的体系一样。当然总体构思是早已有了的,其中有的章节几乎就是我曾经发表过的文章的改写。但也有一些观点是临场发挥而定型的,这些观点往往是本书的看点。
本书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我以为就在于把全部哲学都建立在有关人类起源的一种新观点上。我解释了一系列人类现象,如人为什么能够用火?“野人”是不是人?婴儿生出来为什么要大声哭叫?人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到底有什么区别?由此进入人的精神和自我意识的构成,以及人的自由的起源和发展。但所有这些,我仍然认为都还属于哲学的“起步”,当然已经是哲学了,但还没有进到纯粹哲学,而是为纯粹哲学做铺垫、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