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薛凤旋著,中华书局出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外画坛的极品,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它不单是件艺术品,亦不单是幅名画,它更是部历史!它是人类文明史中重要的一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中重要的一卷!
中国城市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的龙山时代。从夏代至唐末五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儒家礼乐为规划原则的“行政型城市”。换言之,在以农业为基础的、至北宋开国为止的中华帝国约三千年的悠长历史中,城市是王朝的行政中心,其主要功能乃是为它们周围的农村与农业服务。基于此,在唐以前,城市的工商业不发达,也没有出现市民阶层和城市中的大众文化与娱乐。
中国文明史和城市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的变化首先出现于北宋。由北宋都城汴京领衔,中国城市工商业开始了长足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形成,大众文化与娱乐在城市涌现。这些新发展使城市显露出与过往城市不同,亦与周围农村不同的新个性。这就是一个新经济、新城市化以及新型的“商贸城市”的出现。这个发展过程始于五代末,经过了北宋近一百五十年的历程而变得成熟,并因而开创了以后近一千年的中国文明和城市发展新方向。因此《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是独步古今的。
张择端以其艺术家的画笔将这个新的历史阶段形象地描绘下来。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画家细致的笔触,优美和有深意的构图,更看到他如社会学家般的对社会和人文的深入解剖,工程师般的对建筑、车船的精准和确实表达。
为了让这伟大画卷的内涵能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我们在书中将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脉络作了简介,并说明北宋时的社会发展动力、城市管理及社会状况的大概,作为背景。但书的主体是在于深入地检视《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的每一细节。因为画卷是此书的主体,我们将它分解为二百多个细节,让画中图像本身来说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城市在经济、人文、科学和管理体制上诸方面的具体状况。
今天我们能具体而微地看到近一千年前中华国都的繁荣状况和鲜活的市民生活,真要多谢张择端!当然,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也感受到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的伟大与持久力:一张绢画竟然能够历尽灾劫而完整地保存下来,能够尽睹一千年前的城市风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是唯一的例子。自然,它也是世界文明的一份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