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媒体关注

追寻古典服饰流风余韵

6月17日,“寻找湮没的时尚”——中国古代服饰妆容文化漫谈暨《湮没的时尚·云想衣裳》《湮没的时尚·花想容》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处、北京汉服协会协办。

中国古代是否有时尚?古代的女子用怎样的方式装扮着自己?《湮没的时尚》文丛通过诸多细节,讲述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历史,展现千古红颜美丽的传奇。

宫廷,时尚的发源地

所谓时尚,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效仿的生活样式。它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据说时尚又是轮回的,于是又有怀旧、模仿、向前辈致敬……

《湮没的时尚·云想衣裳》及《湮没的时尚·花想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二书通过诸多细节,从历朝历代的文献中搜寻那些碎片化时尚元素的记录。二书文笔细腻流畅,颇有诗意及雅趣。书中有大量图片,全书彩色印刷,设计精美。透过诸多图片、文献,能够真实触摸到古代中国那些美丽的时尚记忆,感受到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及阐释。

《湮没的时尚·云想衣裳》分为峨冠、羽衣、深衣、泽衣、霓裳、宝带、锦裤、素袜、纤履九章,从头到脚,由外及内,由裙到裤,介绍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女子各种服装的产生、发展和点点滴滴的变化。“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时尚如水,常常从高层滴入下层,宫廷往往是最大的发源地,然后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

《湮没的时尚·花想容》对于中国古代时尚妆容作了整体描述,介绍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风行一时的“时世妆”,如慵来妆、啼妆、晓霞妆、梅花妆、额黄妆、红妆、白妆等等,然后按照日常化妆的基本程序,具体描述了中国古代女子洗面、护肤、上粉、画眉、腮红、唇彩、贴花钿、护手的历史和时尚趣事。

妆容的历史,体现着中国古代女子对于美和爱的无尽追求,“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

服饰是文化的体现

关于中国古代的服装体系,《湮没的时尚·云想衣裳》作者李汇群介绍:“简单来说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上衣下裳,上下分体的那种,上面是衣服,下面是类似于长裙或者短裙。第二种是上下连体式的衣服,最早叫深衣,包括后来演变为长袍以及衫之类的。第三是中国古代把鞋袜归为一类,被称为足衣。”内衣是比较特殊的衣服,简单来说,在汉代被称为抱腹、心衣,魏晋南北朝叫做两当,唐代叫诃子,宋代叫抹胸,元代叫合欢襟,明朝叫主腰,清朝就是肚兜。下裳是三种,裳、裙、裤。以前的裳是两片没有缝起来,一片在前面,一片在后面,左右两边有缝隙。到了秦朝,宫廷里面已经出现正式的裙子,将前后两片连为一体,形式上更加完整统一。

作者介绍,“我们看到唐朝侍女画里面的姑娘穿很漂亮的衫衣,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经济、地理、文化、历史的变迁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服装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符号,它是文化的体现。”比如,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占据中原,汉族向南方迁移,南方天气比较潮湿闷热,所以他们的衣服变得很轻薄,领子也从立领变成开领,衣襟也可以敞开。

古代美女化妆繁复而精致

“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唐代的女子早上起来以后开始梳妆打扮,她们化妆时的顺序与现代美女是否相同?

《湮没的时尚·花想容》作者暮烟深处告诉记者,“根据专家的考证,认为唐代女子化妆的顺序是这样的:一是傅铅粉,二是抹胭脂,三是画黛眉,四是染额黄或者贴花钿——贴花钿现在已经很少,但是其他的现在还都有,接着是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戴发式,基本就是这样一个顺序。”

该书第二章《小桃洗面添光泽》特别有意思,讲的是洗脸的内容,繁复而精致。比如:《面药香随钿合开》,这个面药相当于现在的面霜,洗完脸以后要开始用化妆水、面霜、精华;《盈盈淡粉晓妆新》,就是敷粉;《画眉深浅入时无》,开始画眉;《娇香淡染胭脂雪》,胭脂就是我们现在的腮红;《朱唇初注樱桃小》,是涂唇彩……这些诗意盎然的文章,将古代女子化妆的场景一一展现。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更多新闻
联系我们技术支持友情链接站点地图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网站开发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2015,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025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6号